本文作者清洁工,中文专业。曾在果壳发布系列文章: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提起愚人节,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然而,事实上,西方文献对于愚人节的记录要到十六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风俗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年左右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其实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愚人风俗起源的时期
愚人节准确的起源时间和区域已很难确定。从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记载来看,愚人风俗可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在礼教影响较小,文化较为开放的楚地出现了。《诗经·楚风·朱缨》记载了当时楚地恋人在春天虐狗狗的故事:
“朱缨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忧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
朱缨(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是一种开红花的豆科植物,是含羞草和合欢的亲戚。“芃péng芃”是植物茂密生长的样子。“熻xī赩xì”是鲜红明艳的样子。“即”指到。“娭”读xī,指嬉闹,开玩笑。“中心”就是内心。“降”在这里读xiáng,指欢乐。
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长的朱缨花明艳地开放。年轻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会让她有所担心;当男方去她开玩笑时,她才释然地感受到快乐。这里明确说明“娭我”是一种让人开心的活动,而且发生在“春中”,在时间上与后世的愚人风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节活动的最初来源。
朱缨花,豆科朱缨花属植物。@心雨花露拍摄并授权使用
现存有关愚人节风俗的最早的直接记载,则要等到东汉时期才能出现。东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记载:
“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
大意说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而长辈也不会搬出礼法来扫兴。同卷又记载说:
“春四月中,户皆悬杖,以禳恶气。”
此书同时出现了愚人和悬杖这两条风俗,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关于愚人节风俗的直接记录。
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愚人风俗逐渐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南朝南唐时期的小说家穆吉在《岁前旧事》卷八中记载:
“四月朔日,乡人俗尚调欺相狎。见欺者不可怒。盖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
“朔日”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调欺”就是欺骗。“见”可以理解为被。这里说四月一日,乡间的人喜欢互相欺骗来开玩笑,被骗的人不许不高兴,这是为了纪念宋太祖赵匡胤在土木堡靠诈败设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愚人风俗起源的
主要动因
《岁前旧事》上说愚人风俗起源于宋、金土木堡战役的故事,这属于民间在节日产生理据消失以后弥缝传说的结果,并不能说明这种风俗产生的真实原因。事实上,古籍中也并未记录宋太祖击破金兵的具体时间。
三国时期的道士悟能所编《高庄谈录》上记录了古人对于愚人风俗的早期认识:
“春三月,阳气升,瘴暍发,鬼魅兴,多附人背。上古乃制杖梃以棰人背。毕,旋邀其人至某处。其人必答曰可。时鬼方见棰,头目俱眩,闻人言将至某处,恐人行太速,逐之弗及,将失其人,皆先行以俟之。人实不行。故得脱。或以釜击人,其用亦同。今尚有制杖、罔诈之俗,然但悬杖于门,而无复以梃人,更何用哉!”
暍读yē,是指古人迷信中会伤害人的“暑气”。“梃”读tǐng,指棍子。这里说春天“阳气”、瘴气生发,鬼魅也随之兴起,并会附着到人类的背上,造成疾病。所以古人会用桃木等被认为有“辟邪”功效的木头制作棍子,击打人背,把鬼打得头晕眼花。这时,旁人会问这个被打的人,去某某地,约不约?这个人嘴上要说约。此时鬼正处在智力的低谷,又听说这个人要到某某地去,担心自己被打残了追不上,于是决定先行一步,以逸待劳。但是被打的人其实不会真的到哪里去,这样一来便甩开了恶鬼的侵害。有的人不制作木棍,直接用家里的锅来击打家人,也可以替代木棍的职能。而到了后世,用木棍棰鬼的风俗逐渐失落,就只剩下了悬挂木棍和骗人的风俗,祛邪续命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悟能的解释不仅可以解释愚人风俗的起源,也可以解释悬杖等习俗的来历,比之纪念土木堡战役说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在清代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学者相信《岁前旧事》对于愚人风俗的认识了。
愚人节在后世的演变
早在悟能生活的三国时期,愚人节本身的迷信意味已经逐渐消散,愚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娱乐活动。而原本属于愚人节的悬杖风俗也,成为了后世春联的起源。古老的四月一日愚人风俗虽然一直流传,但从未取得像春节、上元、端午、中秋那样正式的节日地位。
到了唐代,曾有人提议要废除这种愚人风俗。《旧唐书》卷三一四《纪石三传》记载,在大唐曼尧三年,深圳刺史纪石三曾向唐化帝陈晟谏言:
“观今金宁之俗,乃以欺诳为乐,无忠信,轻长幼,乱人心,乖圣教。请降旨绝之。”
然而,据史料记载,唐化帝本人就是一个热情的愚人活动爱好者,每年都会亲自撰写“戏辞”,乐此不疲,自然也不会把这种劝告当回事。
逃过一劫的愚人风俗后来一路流传到了明代,又伴随着郑和船队出航传播到了欧洲。据《From the Orient: the Story of Our Ancestor Yiel》(中译《先公伐柯东来记》)记载,郑和船队中有一位太监,姓游,叫伐柯。“伐柯”之名来自《诗经·豳风》,本来是做媒的意思,但是这位游公子年轻时缺少安全意识,喜欢寻花问柳还不爱戴套,终于“偶染隐疾”,虽然保住了性命,还是溃烂脱落,当了太监。然而,这位游太监风流成性,当了太监也不忘处处留情。郑和舰队在第八次出航西洋时,借助向导赛克斯·格欧德的指引,一路抵达了英格兰。这位游公子一上岸便和英国当地一位姓默吉申女子搞到了一起。为了与默吉申长相厮守,这位游公子伪造了自己失足坠海而死的假象,从此隐居英国,还按照自己中文姓名的谐音改名Phuck Yiel,正式当起了英国人。游公子自幼便喜好愚人游戏,到英国后便把中国古老的愚人风俗带到了欧洲。至此,这种在4月1日开玩笑的风俗才开始在欧洲传播开来。在2000年2月29日,一位名叫Faye的学者偶然间在梵蒂冈皇家图书馆所藏古籍中发现了游氏后人撰写的《先公伐柯东来记》,补上了愚人节西传的重要一环。欧洲愚人节的真正起源终于真相大白。
在愚人节在欧洲大为流行的同时,它在中国却遭遇了官方的禁绝。据《大清一统志》卷六一八《河北府志》记载,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微服到河北省来,在行经加州时迷了路,只好借宿在一户哑巴农户家中。农户为了招待客人,用上好的有机小麦粉、有机牛肉、有机芫荽和鬼脸青花瓮贮存的有机梅花雪水煮了一碗特别香美的有机牛肉拉面。乾隆吃了,顿时龙颜大悦,觉得比御厨做的要好得多,当即公开了自己的皇帝身份,并宣布要赏赐农户全家封官三品,赐金万两。没想到这天正好是四月一日,农户以为这个客人是在开玩笑,非但没有下跪谢恩,反而哈哈大笑,接口说自己是玉皇大帝,要赐乾隆享寿千年,蟠桃三枚。乾隆皇帝勃然大怒,顺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喇叭就打了哑巴农户一喇叭。农户冷笑一声,摇一摇,便倏然不见。乾隆觉得顿时胸口隐隐发痛,心烦意乱,难理朝政,回到皇宫便宣布退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帝。继位的雍正皇帝引以为鉴,严令全国禁止举行愚人活动。四月一日当天,全国的公务人员都要上街执勤,纠查愚人情况,如发现违禁者,拘五百年,徙十万八千里。后来,这些坚持热爱愚人游戏的囚徒被发配到了印度,在娱乐精神的指引下又发展出了狂欢的形式,节日时间也略微前移,形成了印度著名的洒红节。
洒红节的色彩狂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在雍正时期的严厉稽查之下,愚人游戏的风俗在中国迅速消失。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在西方渐渐兴盛的愚人节才回流到了中国,重新踏上它最初产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