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衣食住行中找到互联网改造出行的缺口,以出租车打车痛点契入,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平民化的机会窗口,顺应消费者主权的潮流,让用户驱动,求解出行难题,对出行平台商业逻辑进行了创造性塑造。随着对汽车革命的演进、分享经济平台要素的洞悉和把控能力的提升,滴滴一路高歌猛进。
文化驱动融合
对于一家新生公司而言,没有文化的包容性,没有对协同的体认,没有对试错纠错的开放,没有开放生态、随时归零的心态,没有心存敬畏和对诚信的尊崇,滴滴不可能迅速崛起,合并也不可能达成,融合更不可能如此平滑发生。
“简单、开放、激情,独立思考、极致执行、拥抱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协同的力量。
梦想驱动协同
滴滴讲梦想不是灌心灵鸡汤,而是刻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血液中、行为上,共同的梦想让每一个小桔人(滴滴内部对员工的称呼----编者注)认同解决出行痛点的价值,为自己和团队骄傲,让每一个小桔人感受到推动变革的力量也可以来自于自己。
强不确定性下的动态决策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如履薄冰,要求反应速度之快超乎一般管理者想象。滴滴近四年来面对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可能是很多创业公司一辈子也不会遇到的。市场教育、冷启动、残酷竞争、监管控制、内部发展、出租车司机的不理解;特别是出租车等出行领域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相关者复杂、协调难度极高,且没有对等的话语权。状况丛出,导致管理团队随时要面对新的问题。天使投资人王刚回忆说,滴滴的团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滴滴的董事会没有超过一个礼拜是平静的——不是竞争出状况,政策有风险,就是开打价格战,两三年来没消停过。他形容是“来不及喘气,天天都是高潮”。滴滴成立后只开过一次正式的董事会,但他们天天都在碰头,随时都可能开会。幸亏滴滴有一个强大的CEO程维,同时有一个非常团结的董事会,滴滴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集体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