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细说偏旁身世,静赏汉字之美
:快来收藏这部超有趣的《偏旁有话说》(2)

2019-02-27 18:11:36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编辑推荐

“又”字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足、脚、止”你知道最初的时候,谁才是今天意义上“脚”的意思?

古人见面时,常问“无它事?”这个“它”指的是什么呢?

“龟”字你知道它有几个读音吗?

“为虎作伥”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有些汉字现在已经快没人知道它们怎么念了,你想了解一下吗?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古诗中的“猪”字,其实是哪个偏旁?

《偏旁有话说》(全6卷)全都告诉你!

细说偏旁身世,静赏汉字之美
:快来收藏这部超有趣的《偏旁有话说》

为了保证这套图书的质量,我们用了6位编辑循环文字加工,给孩子看的书我们力求准确,将差错率降到最低。

在编加过程中,常常会听到编辑们发出感叹,“原来这个字以前是这个意思”“两点水打bīng这个音电脑输入法能出来”……即便已经跟文字工作打了20年交道的我也常常发出感叹,汉字偏旁的演变原来这么有意思。

我大儿子正在上三年级,一二年级学偏旁部首查字典,考试时没少犯错,三年级仍旧有偏旁的考试。现在的家长都知道得语文者得天下,虽然都知道功利心不要太重,可是老师真的会非常客气的跟你说“方便的时候,请您来一下学校。”(你敢不方便吗?)当一个问题说八遍都不会时,敢问哪位老母亲还能保持一颗佛系的心脏不发飙?!都是做家长的,如果恰好没有养育一位“别人家的孩子”……你懂的!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娃不好,是我们太心急,太焦虑!死灌硬记往往适得其反,好的启迪,好的方法对孩子真的很重要。编辑这套书时,我在想,每一偏旁用自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么有意思的形式,孩子会不喜欢学习吗,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于是,我对孩子说,今天我给你讲个故事,主人公不是恐龙,不是米小圈,也不是“校车”里发生的事,而是一个字,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偏旁”。咱先说说“自己”。

细说偏旁身世,静赏汉字之美
:快来收藏这部超有趣的《偏旁有话说》

“自己”的“自”,你想不想看看它的祖先长什么样?

于是,“自”开始讲述它自己的故事:你看我的甲骨文祖先,像不像鼻子的形状?……后来,是不是慢慢演变成了一撇一竖、一个横折和三横?我呀,其实就是那个“自”字,最初的意思是鼻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专家给别人讲解我的诸位祖先时,都会说它们是象形字,形似鼻子。至于如何象形,怎么个形似法,却有些讲不准确。我的甲骨文祖先,其实由鼻子的外部线条罗列而成。先画一竖,代表鼻梁。再画一个三角形,代表鼻端外廓。接着画两个秤钩,代表两条鼻侧曲线。最后再画一横,代表左右鼻背。鼻背画完,整个鼻子也就画出来了。面孔是人类的重要标志。我位于脸部正中,形象尤为突出。人们通过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这层意思的时候,习惯用手指指向面部。所指之处,恰好是我所在的位置。久而久之,干脆借用我这个小小的“自?字,用来指代自己。同时,另造一个“鼻”字,代替我来表达鼻子这层意思。我处于人体最前端,因而又引申为起始和由来等意思。“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就含有这层意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归来不骑鹤(hè),身自有羽翼。”很多古诗词里都有我的身影。遇到“口”字,就变成了“咱”字。咱们谁也不怕。

短短的一篇小故事,几分钟就讲完了,可是这个偏旁的发展渊源、读音、各种意思、如何造字都说得一清二楚,既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包括了众多必考内容,如认字、笔顺、多音字、成语、古诗、典故等。作者大量运用童话式和拟人式的语言,让人读起来毫不枯燥。

我大儿子成了这部书的第一位小读者,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必备项目就是叫他弟弟,讲偏旁故事去了!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