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
与闻一多的观点不同,《端午》一书中,作者刘晓峰沿用“复合性节日”的说法,认为端午并非一个单一起源的节日,而是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先民的五月节俗,最后定型为端午节俗,其中吸纳最多的就是夏至节俗。
对农耕社会而言,农历五月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即为夏至。古人对太阳的变化十分敏感,因而冬夏二至很早就被识别出来。《周礼》中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记载,而在夏至祭祀中,就有食粽、赠扇、系长命缕等节俗,这在后来也都被整合进端午节俗中。
再进一步会发现,很多在五月或是五月五日端午这天的习俗、说法,本质上都与夏至之交光照时长变化、阴阳转换有关。例如,官员们忌讳五月赴任到官,因为“五月到官,至死不迁”。五月到官,为何至死不能升迁?如果把夏至这个“阳之极”纳入考虑,似乎能得到合理解释:官员升迁为“阳”,五月到任,“阳”已“至极”因此难再升迁。
总的来看,端午节俗是由多地、多时的民间节俗统合而来,这些种类丰富的地方习俗最终汇聚而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端午节。端午并非单一起源,更非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观点已成为学界共识。
端午的奇人传说
尽管已有这样的共识,但是,自汉末六朝以来,人们就流行将某一节日和某一具体的人或故事结合起来,时至今日,人们为了“偷懒”,也更愿意接受端午仅有一个来源,即纪念屈原。其实在历史长河中,除屈原之外,端午还曾和其他的“奇人奇事”发生联系,并一度被追认为端午起源,其中代表有伍子胥、曹娥、介子推、陈临、马援等人。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