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野长城变平板路续:维修方案通过各级专家组评审

2016-09-25 05:09:43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网传“最美野长城”变“平板路”,本报记者前往辽宁绥中

实地探访锥子山长城(深阅读)

近日,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一事持续为人关注,该段长城的修缮方法受到质疑。据了解,22日,国家文物局已派员赶赴现场核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将会及时向社会公布。23日,本报记者前往该段长城实地调查。

当地表示“抹平”系归安加固,防止长城加速破损,维修前该段仅剩残基

9月23日,记者来到小河口村附近的锥子山长城。网上流传的“水泥长城”图片即为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C段墙体抢险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约长1200米左右的C段工程中,有500米左右是铺有一层灰白色覆盖物的“平板路”。

已于9月22日到达现场、由国家文物局派出的调查员傅清远在看过现场和施工设计图后表示,所谓“被抹平”并不准确,“该段长城因损毁严重,维修前就没有城垛和女墙,按照原状修整,原始长城就没有青砖,石头都没了。”

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长城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长城保护应当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在网上流传的对比图片中,修缮前的长城粗犷而美丽,但修缮后的长城却完全变了样子。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井晓光告诉记者,网上所流传的长城对比图实际上并不准确,不是同一段长城。井晓光说,网传对比图中所称原有的遗存美景,是位于该修缮段落对面的另一段砖制残墙,“能够发现两段长城的走势、山体的延绵形状以及周边植被有差别”。

当地多名文物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维修前,这段长城仅剩的石头地基残破不堪,为避免爬山者肆意蹬踏,以及雨水冲刷、冰冻风化带来更大损坏,方案采取归安加固工艺,把散落在地基外的石头归放回原处,然后进行灌浆、夯实加固。这是经专家反复论证形成的方案。

记者查阅了此次引起争议的C段工程档案中的修缮前、修缮中、修缮后的记录照片,“平板路”路段在修缮前已经无法找到女墙与垛口砖的痕迹,石质残基的归安加固能看出白色勾缝填充痕迹。

井晓光告诉记者,该段长城由于之前已经损毁严重,部分路段甚至已经变成一堆碎石摊在地上,原有垛口早已不见,只剩下了石质残基。井晓光解释,残基是原长城的基础部分,完整的长城在这些残基之上还有一层路面,之后才是高出路面的两侧垛口墙体。

维修方案通过各级专家组评审,方案显示所用为三七灰土而非水泥砂浆,以防水防冻

记者了解到,2011年,绥中县文物局针对长城整体破损严重,部分地段有险情,委托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了维修方案。随后,方案连续通过了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了解,整个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工程共分A、B、C三个标段,经招投标程序,分别由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故宫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故宫古建筑有限公司进行城墙和城楼单体建筑的修缮工作,四家公司均具有文物保护工程一级资质。工程从2013年7月动工,2014年11月完工,目前已通过辽宁省文物局组织的技术验收,即将报国家文物局最终验收。

记者查阅《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工程修缮方案》,方案中提出,“对顶部残存素土海墁重新拍实,再用三七灰土补充一层拍实,平均厚度12厘米。”

井晓光解释说,在对石质残基进行归安加固之后,之所以要铺上一层三七土,是为防止雨水的冲刷,以及防止入冬后由于渗水形成冻胀造成砖体再次破裂。

国家文物局2014年印发的《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指出:“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长城保护维修必须保持长城的原形制、原结构,优先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不得采用水泥及未经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证明可靠、安全、有效及可再实施性的化学材料或工艺进行长城结构加固或表面防风化加固处理,避免形成新的安全隐患。”

负责该C段工程的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孔祥立告诉记者,“三七土”即白灰与黄土按照3∶7的比例调制成的材料,其中并无水泥成分。与记者同行的沈阳故宫古建筑公司副总经理艾先生介绍,这四家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方法都是运用原有工艺和材料进行抢救性保护,而不是像媒体所报道的采用水泥进行保护。

此外,孔祥立表示,归安加固中的灌浆填充与勾缝所用材料均为白灰,属于古法工艺,与一些古代房屋中的“青砖白缝”相同。

专家表示此次修缮为抢救性加固工程,应遵守最小干预原则

在此次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的抢险工程中,所有单体城楼也进行了修缮,有一些也能明显看出修复痕迹。

对此,井晓光表示,在文物古建筑修复中,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在已知详细原貌情况下对文物进行修缮;一种是根据文物现状,对文物的本体进行加固;还有一种是在古建上几乎不会采用的原地重建复原。此次长城修缮工作属于第二种。

“大毛山段是抢救性的加固工程,如果任其原样自然风化,这段长城或许连今年夏天葫芦岛那场大雨洪水都躲不过。”井晓光说。

傅清远表示,“修得好”和“修得美”是两个概念,“这是救命工程,要遵守最小干预原则。”本报记者 辛 阳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