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2017-04-19 15:27:52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冯智军

人物名片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西,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4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入选长江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自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以后,王澍这位早被业界推崇的建筑师,开始备受公众瞩目。谈起获奖对他的生活影响,他笑称:“比如校园里经常会有世界各地来的人等着我,很尴尬。但也有帮助,原因是我做的建筑有不一样的地方,即使是同我趣味相投的业主,也经常满腹狐疑,但获奖之后怀疑明显减少了。”

2001年,中国美院的建筑专业刚重建,只有王澍一个教师带着20个学生。今天,昔日的建筑专业早已扩大为建筑学院,而他所开展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经历多年努力,4月9日以一场在中国美院美术馆拉开帷幕的“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进行了一次全面展示。而同期密集举行的为期三天的“重返现实——建筑教育领导者论坛及系列专题讲座”,又广邀数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及评委,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筑学院院长或教授等建筑领域的理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实践先锋,围绕建筑不断实验的可能性、多样性进行思考,共同探讨建筑教育实验的现状与未来、建筑实验的边缘与边界、建筑实验的多样性等主题。

在论坛间隙,王澍接受本报采访,就中国建筑教学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追问和展望。

改变建筑教学的现状

美术文化周刊:你重建建筑学院,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澍: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公众不了解的,在工科大学里有,在美院里也有。但是实际上,工科大学里的建筑学院都是美术学院,所有的教育模本都是上世纪20年代,从美国转进口的巴黎美术学校的建筑教育。这就是中国建筑教育非常诡异的地方,所有的工科大学里的建筑教育,都是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然后逐渐僵化,变得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但还一直沿袭。

建筑教学是个很复杂的综合的事情,因为要解决诸多问题,还有学生就业等很现实的考虑。所以到最后会形成一整套话语,很难破除。但甚至连真正意义的建筑师都培养不出来,不仅是没有创造性、没有思想性,也没有本土特征,文化身份完全丧失,在商业化的浪潮里与房地产商形成共谋关系。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现状,已经形成又很难改变。

我当时有一系列的问题要寻求答案。第一,为什么有全世界最大建造量的中国,几乎就没有创造性的城市建筑。第二,这么多的建筑中,几乎很难发现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新建筑。第三,我们有这么多的建筑学院,评出了这么多的“大师”,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学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

如果再追问的话,整个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土崩瓦解,完全崩溃的时候,为什么建筑界在公共平台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没有质疑、没有愤怒、没有反对、没有反抗?整个社会经济被房地产绑架和裹挟的时候,为什么建筑师几乎集体沉沦和堕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们建筑学院的教学,就是想从根本上,全系统地摧毁、改变这个现状。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想做大师,成功率很低。但我们不只是培养大师,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面对中国今天的社会问题,能够做比较好的设计,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的人。这之中会不会出大师,不是由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要把基础的前提教给他,没有这些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大师。我们要教的是学生走出校园后,不可能再学的内容,如他的人文情怀、价值观、观察能力等,具体的实用的东西,毕业后还可以在设计院、事务所里会去补全。很多大学在这方面是认识不清的,不清楚大学到底该教什么。

教育是为未来而办

美术文化周刊: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建筑学院的学生,必然会经历犹豫和迷茫。你曾经说人需要迷路,你的迷路是什么状态?

王澍:我们的学生看似做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也是我们学院的特点吧。我们的毕业设计,有个小组两个月都在写小说。但是你会发现,学生有很丰富的想象,而且学会了叙事。建筑和生活相关,建筑是能叙事的。大部分的建筑师是不懂这个的,认识不到就不会自觉,批判性就不可能产生。

当然,他们就业后一定会经历痛苦纠结,我希望有些幸存者能够幸存下来。我们办教育是为未来而办,我们要为未来留下希望,留下一些人来思考这些问题,才可能在残酷的现实中搏斗、幸存。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来,这个教育就成功了。

我从1992年到2000年之间,是让自己迷路用的,那时停薪留职,天天在社会上晃荡,没什么正事可干。尽管我一直在叛逆,一直在批判,但我原来受到的大学教育对我的影响依然很重。那套专业教育与现实、与中国的传统没有关系,这让我很困惑,我原来学的不能够支撑我想要发现的东西。我就要想办法把它忘掉。所以我花了七八年时间,以迷路的状态,去忘记我曾经学了12年的东西。那时就爬山、喝茶、陪太太逛街,在家里做家务,就是各种生活琐事。回复到一个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状态。

因为还要生活,中间也干了很多小零活,做了很多一般意义上称之为装修的工作。但是我把它界定为建筑工作,因为我是用地道的建筑语言做。而且不仅做设计,还包施工,因为我想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是怎么运作的。我没有经营能力,没有学会偷工减料,尽管每一个工程我都在亏损,但对我来说这是建筑学的原则,必须要实现。同时也积累了特别好的经验,每一根钉子怎么敲进去的我都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的胆子那么大,作品里的那种实验性,一般的建筑师对材料和施工没有足够的了解,是不敢做的。就像我对学生说的,一把土捧在手里和写在纸上感觉是不一样的。

保持实验状态不僵化

美术文化周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是什么?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我想应该是它一直坚定推动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运动。如果要问,这个教学探索的根本特点是不是它所强调的批判性的地方性?我想,当然是,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批判面对现实的实验性、开放性和彻底性,归根结底,是思想的独立性,没有实验性和彻底性,这种批判就毫无意义。如果要问,在艺术学院办建筑教育,是不是为了弥补中国固有建筑教育艺术训练的不足,或者是作为理工科建筑教育的一种补充,我想,长期的事实已经证明,认为建筑教育是工程与艺术的简单相加的想法注定没有出路。今天建筑教学的挑战在于,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建筑如何不迷失自己的本体,建筑如何意识到它天然具有的当代实验艺术的使命,建筑学教育与其说缺艺术,不如说缺思想,而美术学院多少更自由一些的空气,使得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教育的可能性可能在这里发生。

这个时代的中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时间过得飞快,从我2000年应许江院长邀约返回杭州,已经过去16年;从2001年创办建筑艺术专业,将1952年中断的建筑学科血脉重续,已经过去15年;从2003年重建建筑艺术系,已经过去13年;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包括建筑、城市、景观、环艺四个系,也已经过去9年。本次展览尽管以建筑学院成立十周年为契机,但这条实验建筑的教学线索实际上开始于2002年,建筑艺术专业四年制第一届的第一个专业设计课程。另一个节点是2003年,那一年,我和陆文宇老师共同起草了第一份“实验建筑”本科五年制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如果要问,在这种探索中什么最难,我想,是如何不让探索的锐气被磨损,如何不让自己在现实的妥协中变质,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说:实验建筑当然是一种挑战正统的努力,但却是不想变成新的正统的努力!也就是为什么,我将这个展览命名为“不断实验”的原因。

开创一种当代本土建筑教学的新体系,是一个很难的工作,而要让这个体系始终保持探索活力,是更难的工作。十几年下来,我觉得在建筑艺术学院,新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教师也是最强的配备。但基本形成和完善还差得远,而要想完善,要想在完善中求深度和高度,就必须不能浮躁,必须不断返回建筑学思考的基本面。

如果说学院有什么让我最安慰,我觉得是你每次走进建筑学院就会觉得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在那里,它的状态始终是不僵化的。

关键词:王澍建筑教育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