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集王圣教序》技法学习指导

2017-05-04 14:44:12    闻是书画  参与评论()人

集王圣教序》技法学习指导

—施兴国

1、《集王圣教序》的教案1 序言

2、《集王圣教序》的教案2 笔画起笔规律1

3、《集王圣教序》教案2 笔画起笔规律2

4、《集王圣教序》教案3 笔画收笔规律

5、《集王圣教序》教案4 折和钩的规律

6、《集王圣教序》教案5 折和钩字例分类练习

7、《集王圣教序》教案6 笔画替代规律

8、《集王圣教序》教案7 轻提笔字例分类临习

9、《集王圣教序》教案8 按笔及提按转换练习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1 序言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此碑毕竟是集字,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因原字书写的时间、年龄、情绪、气氛的差异,而笔势的连贯略失自然,以影响全文的浑然和谐。对于这一点,临习者千万不可忽视。

书写工具的选择

一、笔的选择:如用羊毫,不宜过长过软,如用狼毫,不宜过粗过硬,也可用加健中、小白云。笔锋一般在一寸之内。要用锋颖好的新笔,写秃了的笔不要用。总之,笔是宜小不宜大,锋是宜短不宜长,笔杆是宜细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秃。能够选择一枝合适的笔,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推荐使用——中狼尾

二、墨的选择:书画墨汁加水。水要用山泉或纯净水。加多少,依墨的浓度而定,过少黏厚枯滞,拖不动笔;过多则肥烂稀薄字无筋骨。因此首先得调好墨的浓度,笔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过多过饱。推荐使用—— 中华书画墨。

三、纸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质地细腻、绵柔的纸,吸水量要小些,如元书纸、报纸、仿古宣、熟宣、包装纸及一些书籍用纸均可。推荐使用——元书纸。

四、《圣教序》字帖的版本推荐—— 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1笔画起笔规律原帖分析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2笔画起笔规律分析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3收笔规律分析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4折和钩的规律

1、方折的写法

道理同楷书,但比楷书直接而平实,切笔后侧锋重带(速度较快,不能用楷书的慢速,更不要挑出多余的角),切忌调整中锋再写折,那样会浪费时间,也影响效果。

2、圆折的写法

圆折的写法其实更简单,关键是手腕要圆转灵活,象画圆弧一样,要中锋运笔,靠手腕的转动边画弧边调整中锋。

3、方钩的写法

可参照方折的写法,折完写钩时要有加速度,而不是匀速。

特别要注意的是竖钩,很容易用中锋出钩,写出的钩轻薄细尖,缺乏厚重之美,一定要用侧锋出钩。

4、圆钩的写法

可参照圆折的写法,折完写钩时要有加速度,而不是匀速。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5折和钩字例分类练习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6笔画替代规律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7轻提笔字例分类临习

轻提笔字例在《王圣教》中比比皆是,最精彩的莫过于“真”字,写的轻盈洒脱,灵动机智。练习这类字可增加对笔锋控制的灵敏度,缩小感觉阙值。从而达到灵活驾御笔锋、提升高难度书写能力的目标。

《集王圣教序》的教案8按笔及提按转换练习

学行书,掌握提按及转换技巧比楷书更重要,提笔写的线条飘逸轻盈,按笔写的线条沉着遒劲,两者都是表达行书美的,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提笔写能做到快而不浮,按笔写则能慢而不疑。但如果不进行分类强化练习,容易出现败笔,细者如死蛇挂树,柔弱无力;粗者如蒸饼墨猪,肉肿无骨。

在理解“提”、“按”时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两者互为表里。提笔写以水平运动为表,垂直运动为里,如古人说的“锥画沙”;按笔写则相反,如古人说的“屋漏痕” 、“钤印泥”。练习提按转换要学会控制笔速和轻重,由提到按转换要求笔速由快到慢,按笔由轻到重;由按向提转换则由慢到快,提笔由重到轻。这里的快慢和轻重的区别极其细微,非久练不能感觉之,它是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微妙的同步结合。

玄秘塔(重复字)

唐(巨唐2)故左(录左街2)街(2)僧(梵僧梦僧僧腊6)录(2)内(掌内殿2)供(供施数2)奉(亲奉2)三(5三藏大教、运三密、三百余、三乘)教(7阐教利生、必当大宏法教、三藏大教、其教有、教纲、大雄垂教)谈论(6经律论、与儒道议论、唯识经论、讲论元言、经律论藏)引驾(2驾横海)大(24)德(3德宗、至德)安(3隶安国)国(3)寺(9崇福安国西明福林、幸其寺、纪纲大寺)上(2迎合上旨)座(2一百六十座)赐(3紫袍、赐賹大达)紫(2)方(7方口、方削平、方丈、方炽、方开)袍(2)大达(4以为达道、赐賹大达、皆为达者)法(15大宏法教、素法师、法场、法仪、报法、法缘、法宇)师(12禅师、律师、人师)玄(5玄契、塔曰玄秘、讲论玄言)秘(4秘殿)塔(3)碑铭(2铭曰)并序。

玄秘塔者(9丈夫者、法种者、净众者、道俗者、议者、轻行者、彼岸者、达者),大法师端(3端拱、端严)甫灵(5)骨(3灵骨、真骨)之(14)所(3所梦、皆所依)归也(5)。於(19)戏!为(16)丈(3)夫(7)者,在家(4)则(4)张(3)仁(3)义(4识大义、义均、偏义)礼(3恩礼、礼足)乐(2长乐),辅(2辅大有为)天(5天水、无敌于天下)子(8贵子、皇太子、天子、赤子、弟子)以(17)扶世(2世为)导(2赞导)俗(3道俗、俗寿);出(6)家则运(3)慈悲定(2)慧(2),佐如(6)来(3)以阐(3)教利(4舍利)生(8)。舍(4)此(3如此)无(11无敌)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7)也。和(7)尚(7)其(14)出家之雄(3)乎(2)!天水(2水月)赵氏,世为秦人(6)。初母张夫人梦(3)梵(2)僧谓曰(5):“当(5)生贵(2贵臣)子。”即(2即众生)出囊(2囊括)中(2禁中)舍利使(3使刘公)吞(2)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2出入)其室,摩其顶曰:“必(5)当大宏(2)法教。”言(玄言、正言)讫而(16)灭(2)。既(3既而、既烬)成(3成就、开成)人(4),高(2)颡深(4深仰、最深、深浅)目(2耳目),大颐方口,长(2)六(4一百六十、六十、六月、六日)尺五(2五十)寸,其音如钟。夫将(4)欲(4)荷(2克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5弥固)必有(12)殊(3谒文殊、至德殊祥)祥(2)奇(2奇功)表(2表净)欤(4)!

始十(9)岁(2岁时锡),依(2依慕)崇(3崇饰)福(4请福)寺道悟禅(2修禅)师为沙弥(2弥固)。十七(3七月、六十七)正(4正言、孰正、正辟)度为比(3比邱尼)邱(4丘陵),隶安国寺。具威仪(2法仪)於西(2西向)明(2明效)寺照律(5)师。禀持(2日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2传授宗主)唯(3唯识、唯和尚)识(2)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通涅(2)大旨(2上旨)於福林寺法师。复(2复诏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2论藏)大教,尽贮汝腹矣(2畔岸矣)。”自(3自得、自政)是(3繇是、当是时)经(6)、律、论无敌於天下(2心下)。囊括川注(2注纳),逢(2逢时)原(3太原、南原)委会(2毕会),滔滔莫(3莫不、莫收)能(2能仁)知(2益知)其畔岸(彼岸)矣。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辩(2孰辩)欤!

无何(2何至),谒文殊於清(2清尘)凉,众(3净众、众生)圣(2圣人)皆(5皆契真、皆所依、皆以诚、皆为达)现,演大经於太(2太子)原,倾都毕会。德宗(6)皇(4)帝(3)闻(2亲闻)其名徵之,一(5)见大悦。常(3常承、常不轻行)出入禁中,与(2相与)儒道议(4思议、议者)论。赐紫方袍,岁时(4是时、逢时、有时)锡施(2供施),异(3异香、异宗)於他等(2正言等)。复诏(2诏和尚)侍皇太子於东朝(2朝廷)。顺宗皇帝深仰(3仰端严、瞻仰)其风(2遗风),亲(3亲奉、亲闻)之若(3若宾友、若生)昆弟(3弟子),相(3四相、相觉)与卧起,恩(3报法之恩、恩顾)礼特隆。宪宗皇帝数(3数十百、千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2承袭)顾(2恩顾)问,注纳偏(2偏义)厚。而和尚符(3冥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2迎真骨)合上旨,皆契(4)真(4)乘(2三乘)。虽造次应对,未尝(2尝游)不(9)以阐扬为务。繇是天子益知佛(3观佛、千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2)议事(4无事、僧事、其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尚率缁属迎真骨於灵山,开(4开诱、开成、方开)法场於秘殿(3内殿、殿宇),为人请(2为请)福,亲奉香(2异香)灯。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苍海(2横海)无惊浪。盖(盖无)参用真宗以毗(2茶毗)大政(2自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2显阐)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2)符玄契欤!

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摽表净(2净土)众者,凡(2)一十年(3元年、其年)。讲(2讲论)《涅》《唯识》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3百万、三百)六十座。运三密於瑜伽,契无生於悉(2)地(3),日(4)持诸部十馀(3)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2)金(2)经为报法之恩,前后(3先后、后学)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2法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2得舍利)。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2瞻仰)向(2西向)。荐金宝以致诚(2诚接),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4)数,不可殚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3四十八、第四)相以修(2修禅)善,心(2无心)下如地,坦无邱陵,王公(2刘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2猿轻)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於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以开成元年六月(4)一日,西向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异香犹郁。其年七月六日,迁於长乐之南原。遗(2)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玄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八。门(3)弟子比邱、比邱尼(2)约千馀辈。或(2)讲论玄言,或纪纲(2)大寺,修禅秉律,分(2)作(2)人师,五十其徒(2),皆为达者。

呜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2)业,虔守遗风,大惧微猷有时堙没。而ト门使刘公,法缘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2)。休尝游(2)其藩,备其事,随喜赞(2)叹,盖无愧辞。铭曰:

贤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灵,出经破尘。教纲高张,孰(4)辩孰分。有大法师,如从亲闻。经律论藏,戒定慧学(2)。深浅同源,先后相觉。异宗偏义,孰正孰驳。有大法师,为作霜雹。趣真则滞,涉伪则流。象狂猿轻,钩槛莫收。尼制刀断,尚生疮疣。有大法师,绝念而游。巨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迭耀。宠重恩顾,显阐赞导。有大法师,逢时感召。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附件:

怀仁集右军书 圣教序

唐代书法家。僧人。住长安(今陕西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书字迹成《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刻中此为独创。北宋周越《古今法书苑》载:“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委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圣教序》怀仁所集右军书, 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谓异才。”

作品欣赏: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传。碑石宋以后中断,随着捶拓日久,笔划渐细,后曾洗剜。历代摹刻颇多。现存宋拓本较多。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

浙江中凯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藏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转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清 崇恩所藏宋拓墨皇本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而微。虽愚不或。形谮莫覩。在智者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则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抆其旨趣。能无疑或者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城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虚。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分就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谐时而隆替。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是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抒理广彼前闻。截伪存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鹜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云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弘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合。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爰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今坠之端。惟人所托。壁未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田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涂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森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辄(足属)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减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纲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禾辱)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巖。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

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值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沙门玄奘奉诏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訶

般若多心經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

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

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

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

敕润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