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朱新建——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2017-06-29 16:19:37    宋文化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朱新建——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老树谈朱新建|通透:追求身后意义没价值 时长02:31″

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朱新建

––

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我们这些画画的人,如果不画,能过日子吗?绘画究竟是一个骗局、阴谋,还是一个传销的游戏和媒介?抑或是我们确实需要艺术这件事?我觉得这些问题需要考虑。之前看了吕澎的著作,其中有一篇和李泽厚的谈话,我想起在二十年以前,那时李泽厚还没有出国,我们在北京吃饭碰到,聊起过这话题。我说,人类所有的文化行为,包括语言、舞蹈等,在动物界都能找到雏形,唯独画画找不到。他的研究生告诉我不对,比如狼会把吃剩的肉埋起来,用爪子刨两下,做一个记号。我说这不是画画,它目的很明确,是为了以后能找到这块埋起来的肉,而不是刨两下来欣赏。

画画好像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而且所有的文明和画画都有太紧密的联系,因为所有的文字都由图形演变而成,包括拉丁字母也是如此。我查到原来的字母 "a",就是由一个大拇指的图形逐渐演变过来的。中国的文字更是象形,不用说了。当初靠画一些小画记事,所以西方画了五十二个小画,就不再画下去了,所有的讯息都靠拼接这五十二个小画来传递。中国人比较有耐心,画了六千多幅小画还在画,是画画支撑起了人的文明。那么有文字了,把画画记事的功能去掉,是不是画画这事就寿终正寝了呢?画画是被剥离出来,去干另外一些事了。

中国画的用笔完全是个人性格的一种物化,这个人的性格是很小心、很拘谨的,那么他的笔墨也就很小心、很拘谨;有的人很潇洒,他的笔墨也就比较潇洒。我这个人比较肆无忌惮,笔墨也就多少肆无忌惮一些,一个人的精神在笔墨里面表现得非常透彻。西方的油画在早期是被一些贵族控制的,所以它的大部分内容是完成贵族的肖像,或者是贵族需要的东西,是在替人家画画。一直到米勒以后,才算是为自己画画。我们在卢浮宫可以看到,那些作品动辄一堵墙那么大;到奥赛博物馆的时候画幅就缩小了,因为是在为自己画画,没有必要画一堵墙那么大;在为自己画画的时候,笔下就会出现自己。画画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我们需要有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绘画是一种很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门类,它跟音乐、文学等是一样的,这些东西在滋养我们。

人类的文化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比如科技、器具,包括制度这些,都是比较显性的文化。这个民族产生的歌舞、诗歌,则是比较隐性的文化。有人问爱因斯坦:" 你平时读一些什么书?" 爱因斯坦报出来一大串书名,其中 70% 以上是文艺类的书籍。他们就问:" 你平时不看物理方面的书呀?" 他说我看那些书干什么呀,我需要的时候查字典、查资料就完了呗。闲下来不工作了,当然读一些诗歌、小说,看一些画。这就说明,像爱因斯坦这种在显性文化里这么有代表性的人物,也需要大量的,甚至是无聊的、不起什么作用的东西滋养,他才可以那么圆润,那么睿智,才可以做出那么好的工作来,所以这些东西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人毕竟不是一个工作机器,不是整天只知道设计房子,或想想核电站的各种数据,他需要滋养,需要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人内心的美感、心理享受,都需要这些东西。但这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说你的钱多到了一定程度就叫中产阶级,它还有许多其他具体的要求,包括你的教养、教育程度,整整一个阶层养成的趣味,等等。

我觉得趣味有真假与深浅之分,而没有时代之分。人类很多东西是共同的,时代、地域都不能作为界限。所谓过时的趣味又是怎样呢?就是一种虚假的趣味,它不是你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而是从纸本或其他方面得来的,是装腔作势的。整天要装出自己是宋朝人的样子,这肯定不行。你对桃花感兴趣,你就去画桃花,但你怎么画都只会是现代的。假如你对这个事物兴趣盎然,而不是因为看到宋人的画,那这个兴趣肯定就是真实的,是个人的。这种兴趣只要是真实的、诚恳的就好。一场球赛踢完,都哭过笑过之后,我们才会开始评论这场球赛,有自己的说法。而当球赛还没有结束,你说任何话都为时过早。所以评论当代是一个难事。

所以我觉得,某种趣味是古典的、过时的,只能放进博物馆,这种观点不太站得住。说它过时是不对的,只能说它虚假。虚假是存在的,大量好像很过时的东西,它的不好不是因为过时。比如范曾的画,不是说他的趣味过时,而是虚伪,所以不好,并不是说画古人就不好。我的观点,比如你去拍《哈姆雷特》,这不是过时不过时、现代不现代的问题,而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它的情绪是真实的,所以它依然可以现代。比如《木马记》之类,简直过时得要命,《荷马史诗》里的东西,且不说时代问题,真实性都值得怀疑,究竟有没有这些事都不知道,但它依然让大家觉得有兴趣。画现代就一定深刻、真实吗?不一定,你同样可以画得很虚伪。我比较倾向于中国禅宗的思想方法,它里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皮相与实际—事物本真的东西价值更大一些,皮相的东西价值就小一些,应该透过皮相去看内涵,这样对于从艺者收获更大。

(本文选自朱新建《打回原形》)

朱新建|(1953—2014),生于南京,1970年至1978年于皖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后留校任教。1988年辞去公职,旅居巴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1993年归国。早年作连环画,后以传统水墨绘画,被视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人生的跟帖》等。

随笔集《打回原形》,近三十万字,收录了他这辈子散落在各处的话语,有关千年画史,文人往事,古今中外,世事纷呈;有精妙通透的阐释,亦有零零落落的碎语,却都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或深或浅,或隐或白,都是他的性情与风流。


关键词:朱新建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