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这么尴尬,为什么要做《十三邀》?

2017-09-08 09:59:29    单向街书店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这么尴尬,为什么要做《十三邀》?

这些天,许知远像印度厨子手中的抛饼,抛上天,接住,再抛,再接住。

似乎是钱钟书在《围城》里说,他发现一个现象,夏天的知了吵得沸反盈天之际会突然安静下来,人在谈话时也有这种现象。可不是吗?过去两周热闹非凡,许知远因为尬聊犯了众怒,被各路不明身份的有识之士煎炒烹炸,焖煮涮炖,有的火爆辣眼,有的酸气逼人,菜品琳琅,赶得上满汉全席,几有全民共啖之势。也就过了周末,果然如蝉噤一般,人走锅凉。



这也不是许知远第一次享受这样快闪式的打击,上一次还是七年前,他写了一篇《庸众的胜利》,给全民偶像韩寒和全民迎头一盆凉水,同样惹了众怒。七年前和七年后,公众对他的嘲笑和抨击其实并没有多大不同,但他没有学乖,就是一次次去戳大众的怒点,看看他七年前怎么说的:

“时代的风尚转变了……嘲讽成了时代的情绪,人们在乎的是姿态,而不是内容。”

——《庸众的胜利》

他认为韩寒和喜欢韩寒的大众只是在安全范围内故做反抗之态,这不和七年后对《奇葩说》的论调——咋呼的外衣,陈旧的话题——并无二致吗?

看上去他七年来专注于批判大众,从不调试自己和大众不尴不尬的关系,但比起冒犯大众和采访对象,他更常见的思考方式是解剖自己。

看看他七年后在一本书里谈到做“十三邀”的初衷:

“我总渴望另一种人生,一个水手、银行家或是摇滚乐手,总之,不是此刻的自己。采访是满足这种渴望的便捷方式,在他人的叙述里,我体会另一种生活……”

——《偏见》序言

他完全承认有时场面是尴尬的:

“……时而兴奋、时而不咸不淡地交谈,一些时候甚至陷入尴尬的沉默。

——《偏见》序言

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他们沉默的部分,与他们袒露的部分同样趣味盎然。”

——《偏见》序言

他也知道自己的观点只能代表自己:

“成长、阅读、焦灼都塑造出某种只属于我的价值与观察事物的角度。带着这必然偏狭的角度,我观察、感受、分析他们,做出判断。这些判断很可能是片面、浅薄与武断的。

——《偏见》序言

但是他期待带着偏见去撞击每一个采访对象。



他的尴尬可能比嘉宾还要多:

“……从未看过一期节目……仍不习惯于镜头……”

——《偏见》序言

尴尬在所难免,毕竟最容易制造尬聊的办法就是和对方聊他/她一辈子都碰不到的问题。但他认为:

“那些无心之语、一点点尴尬、偶尔的神采飞扬……提供了另一种文本,它传达了对话中那些捉摸不定、言语之外的留白。

——《偏见》序言

他的野心可能比探寻一个个采访个体的精神世界更大,他要以对话者为样本,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在理解的过程中,他或许不接受一些东西:

“他不断抛出的‘U 盘化生存’之类的似是而非的概念,还有他在办公室内张贴的‘要嫖就要嫖娘娘’式的网络标语,都让我颇感不适。”

——采访罗振宇



《十三邀》第一季,许知远罗振宇相视一笑

有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白先勇

有娇嗔:

“在这些词语背后,是我被一种心仪之美淡淡拒绝后的忿忿不平。

——采访俞飞鸿

有成见:

“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采访姚晨

被调侃:

“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罗振宇

被教育:

“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蔡澜

被回避:

“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蔡澜

也有某个时候,他从偏见到达了理解:

“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采访二次元



《十三邀》第一季,许知远采访二次元

以上所有,才是十三邀的丰富之处和意义所在,断章截句地发出几声嘲笑似乎太过忽略许知远的诚恳。这是一个允许主持人任性,也允许嘉宾踩踏主持人的访谈节目,习惯也就好了。

以上所有的引用,都来自一本书,名字叫作——《偏见》

“诺兰我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关键词:许知远十三邀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