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一个小众影展十年的坚持与蜕变

2016-08-02 09:08:29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第十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落幕 评委会主席王家卫称赞参展影片“令人惊喜”

导演张涛(中)凭《喜丧》获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著名编剧李樯(左)与演员陈坤(右)为他颁发最佳导演奖。

第十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在7月30日落下帷幕。影展期间备受关注的《喜丧》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这部带有纪实风格的冷静之作用最自持的姿态撕开了最为残酷的生活现实,不动声色却撼动人心。而最佳艺术探索奖则由呼声极高的《中邪》拿下,成本仅7万的伪纪录恐怖片,成品虽粗糙,却投射出背后创作者的想法能力和未来中国类型片的开拓希望。

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表示,在本届FIRST影展担任评委会主席的经历让他看到年轻导演的多元化作品,“不论是类型上的新尝试还是深厚的社会关怀,都令人惊喜。”在阐释评奖标准的时候,王家卫谈到,作为一个专注处女作的电影节,“它跟全世界的标准不同,要看的是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给他们鼓励加油,他们可以犯错,标准是创意和潜质,技术是其次的考虑。”

目标:要做百年影展

举办到第十届的西宁FIRST青年影展,今年好像“横空出世”一般风头一下子劲了起来。王家卫来坐镇评委会主席了,陈坤来担当形象大使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新鲜获奖作品也加入展映单元了,有了专属的和A类上海电影节同款淘票票购票界面,各位看起来充满“金主”相的资方也来了,嘉宾媒体数量大增长……尽管依然负债经营,依然没有寻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依然平均的出票率上座率仅有三成左右,但这个以开掘青年导演处女作为己任的地处偏远的电影节的确在它的第十年进入了主流行业和公众视野。

FIRST有很多标签——年轻、独立、先锋、小众。郝杰的《光棍儿》《美姐》在影迷圈里小有美誉,真正的转变也许是从忻钰坤的《殡棺》在此崭露头角,之后改名《心迷宫》进入主流院线开始。去年的《黑处有什么》虽然没有大规模铺开,但在全国不少展映的过程中,“FIRST影展”的这个出处已经开始成为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让人想去一看究竟的理由。

2006年,李子为与宋文在中国传媒大学创办FIRST校园短片活动,此后FIRST正式拉开帷幕,并将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义在处女作,不仅征收推出国内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也展映大量国内外已经成名成家大导演的处女作及学生时代的作品。然而北京激烈的竞争,被争抢的有限资源以及严苛的审查让这个电影节决定“远走他乡”。

钱是FIRST一直以来最大的难题。李子为说最难的2014年,公司账面上负债1500万,就是三个创始人自己借钱往里垫。“每天睁眼就想着天呐我欠了那么多钱,有时候站在阳台上都想往下跳。后来慢慢居然就习惯了,想着今年欠一千多万,明年只欠几百万了,这就是一件在慢慢变好的事情。”李子为说。

从最初传媒大学的短片竞赛,到逐渐生长成今天似乎逐渐嫁接了民间独立创作和主流工业体系,并逐渐获得自身话语权的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从北京到西宁,FIRST青年影展的十年历程中能够看到中国电影冰山一角样貌变化的方式。

问李子为走过这十年的感慨,她轻轻叹了口气,“这些年轻导演还没有在主流的电影节里面被更多人所熟知,他们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还没有真正在电影工业当中具备一定话语权,还早着呢,等到50年再说吧,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梳理的。”但对于未来,李子为非常笃定,“我们要做的是百年影展,我们看到圣丹斯、看到洛迦诺,那就是未来我们想成为的样子,现在还早着呢。”

27日的颁奖礼上,宋文则回想起十年前创办电影节的初衷:“十年前我们在校园里,看着很多的电影都像皇帝的新装,于是我们想要去撕下那层伪装,还提出一个口号叫‘复苏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如果创作者在他的时代里始终回避现实,那么未来这个时代的人将怎样面对自己的过去?而这些年轻人,正在试图为这个国家的电影找回尊严。”

相似的创作主题

让影展承担折射镜的角色

在FIRST看片,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许多影像聚焦的主题难免沉重,但同时,年轻的活力甚至有一种“萌萌哒”的即视感。

青年导演的稚嫩和诚恳,也许是在其他电影节上难见到的。《喜丧》被宣布获奖后,导演张涛冲上台的时候绊了一小跤就顺势“滚”上了台,在王家卫、李樯等前辈对自己表彰的时候“口出狂言”说“电影史上后人本来就要踩在前辈的肩膀上”。第一次花7万块钱拍出《中邪》的马凯,在映后交流“怯生生”地细数自己借鉴了哪些影片,并在观众提出质疑时回答“我也没学过电影,我也不知道我这么拍对不对……”;《野长城》的导演顾伟在放映结束后上台,对观众说,“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这个片子,我发现好烂啊!对不起耽误大家时间了。”而在创投会陈述的活动开场,李子为像一个家长一样地“训”着他的学员——居然还有青年导演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前一晚因为喝大了没起来床。

“你已经很难去总结这一代创作者在作品或者风格上还有什么共性,但来到FIRST最重要的共性可能就是真诚。”FIRST策展人、选片人段炼这样形容他与导演们交往的印象。

本届影展评委、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张真则告诉记者,“这些电影题材很像,形式不同,互为补充。好像同一件事情,在这个故事片里出现,又在另一个纪录片里蹦出来,有错乱的感觉。”作为电影的研究学者,中国独立电影文化研究是张真长期关注的课题,而参加各个影展对她来说是一个田野调查的过程,在今年的FIRST,张真发现,“影片会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好多片子都跟宗教信仰有关系,似乎一些道德焦虑带来一些症候性的表现,一组片子都可以被同一个主题划归。当这些处女作一起出来,它就不是单一的个例,当我以一种学者的眼光去看待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些文本放在一起作为互文,从而看到这些创作者在共同把握一些时代的脉络,只不过再结合了本能的创作的冲动,用他们更擅长和感兴趣的手法呈现出来。”

的确,今年的竞赛片单元在关注主题上有相当的相似性,农村题材占据了一半以上,《冬天里》和《喜丧》都描摹了农村养老的残酷处境;《中邪》和《保守之地》都聚焦了封建迷信的话题;《飞地》《湖岸》等纪录片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消亡和变迁。在张真看来,影像原本也承担着社会文献纪录的功能,这个影展也是承担了这个折射镜的角色。“这是当下中国迫切的话题。”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