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遇见王沥川》:没有大咖华服,也能拍偶像剧

2016-08-12 03:08:3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谢小秋在咖啡馆打工。


该剧讲述了一对恋人在疾病、时空距离的阻碍下依然深深相爱的故事。

近日,根据施定柔小说《沥川往事》改编,由高以翔、焦俊艳主演的电视剧《遇见王沥川》引起关注和讨论。此前,汇集了众多一线明星的《何以笙箫默》《翻译官》等言情偶像作品都遭遇了口碑上的滑铁卢,而这部没有大牌明星,也没有奢华服装道具的偶像剧却在豆瓣被打出8.4的高分,也被网友称作是近期最靠谱的一部偶像剧。

演员必须塑造符合剧情的人物

《遇见王沥川》讲述了来自瑞士的华裔建筑师王沥川(高以翔饰),与来自云南小镇的大学生谢小秋(焦俊艳饰)从相爱、分离到重聚的爱情故事。在谈到本剧与其他言情剧的差别时,第一出品人徐云表示,有太多的言情剧以爱情为背景,其实是在讲欲望和成功。而《遇见王沥川》“只讲爱情,与身家地位、欲望成功无关,言情剧则务必把情言透。”

虽说是偶像剧,但剧中不仅女主角连化妆都很少,穿的衣服也比较朴素甚至有些土气。徐云说,太多的偶像浓妆艳服,其实并没有塑造出成功人物,“演员必须塑造符合剧情的人物,否则就只是在秀自己。”而“偶像剧要树立新偶像”也更应该重视作品本身的“造星”功能,徐云提到,当年像郑晓龙、赵宝刚的作品都是在“造星”而非“追星”,“一线导演造星,二线导演捧星,三线导演追星。”

女主角

没有闪着美瞳的“惊艳”感

在剧中,焦俊艳饰演的谢小秋出身云南,家境并不宽裕。为了分担家庭压力,在上海上学的她每天在各种地方打工赚钱。不管是咖啡馆服务员还是临时翻译,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她就会冲上去,甚至可以为了买一张硬座票在火车站排队两天两夜。剧组为了表现小秋家中窘迫的景象,给小秋的服装搭配都是最普通的学生装,很难找到通常偶像剧中会被翻出来的女主角“大牌搭配指南”。

虽然男女主角的服装、道具走的都是“平实”路线,但难得的是两位主演选的都和原著人物吻合,男主角俊朗,女主角单纯可爱。比较受争议的是,和一般偶像剧美得身上都闪着柔光的女一号不一样,焦俊艳饰演的女主角的相貌并不惊艳,但却十分自然耐看,并且演技一直在线,做起表情和动作来也都放得开。对于女主角的选择,导演陈铭章说,由于原著作品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位平凡的女孩,所以选择焦俊艳非常合适。而在徐云看来,同样一位长相“惊艳”的女主角并不一定就是偶像剧的最佳人选,“太多漂亮的女主角霸屏,霸到全屏都是一张张忽闪着美瞳的漂亮脸蛋,然后就没了,什么都没给观众留下。”

男主角

“贵气”是修养的自然流露

在小说原著中对于男主角的描写是这样的,“王沥川一家三代都是建筑师,精通英法意德四国语言,甚至还会点日语,最差的是中文,汉字只会认九百个,因为王沥川的爷爷觉得掌握九百个够用了。”此外,王沥川还喜欢读俳句,最喜欢的书是《追忆似水年华》。因为高以翔此前负心汉演得太多了,而王沥川的人设是温暖、绅士、才华横溢却身有残疾和患有严重疾病。最初由他扮演王沥川也并不被外界所看好。徐云表示,太多的英俊男演员都可以演王沥川,但他们都不具备高以翔的温暖体贴和贵气。“这种贵气,不是财富背景,而是素质与修养的自然流露。”

表演不装酷的高以翔很清新可爱,说英文流利好听。陈铭章也认为,高以翔本人的生活背景和角色很接近,也容易传达出这种绅士暖男的气质,高以翔从小在温哥华长大,戏里随时冒英文全程无压力,中文台词也是浑然天成的华裔口音。

■ 对比《翻译官》

自《遇见王沥川》播出以来,因为同样讲述了外语系女生的故事,《遇见王沥川》不免被拿来与《翻译官》类比。比如,焦俊艳演的谢小秋更像贫家女,而杨幂版乔菲的服装都是名牌;另外,乔菲说是职业素养好,上来法语就露短板,谢小秋从来没在专业上掉链子;还有,乔菲穷而傲,连红酒都不肯卖,谢小秋则是满地找活儿干,边为生活挣扎,边乐观地安慰弟弟,“这上海啊,十里洋场,只要你肯弯腰,遍地是金子”。可是电话一挂断,瞬间就变成哭脸,表演上可以看出层次感。

对于两剧的对比,徐云说,“问题可能出在女主设定上,若是富家女独立成长的故事,可能观众更容易接受些,而平民家的女孩整天华服美瞳、留洋扮娇,观众接受起来有错位感,但该剧在商业上是非常成功的。”

【细节追问】

细节1:男主角是“高富帅”,为什么用诺基亚手机?

徐云:作者施定柔在2008年开始在网上讲述4年前小秋与沥川的爱情故事,“往事”发生的时间就是2004年,这些道具都是为了符合原故事背景认真安排的。

细节2:剧中还原了原著中说男主角穿的是紫色衬衣,包括为推动剧情、表现小秋晕血的那幅“血管一样扩张”的画也同样被剧组找到了一张类似的画作。

徐云:太多的电视剧几乎都在追求高大上而忽略了细节,一个作品,故事好不好是最先吸引人的,但是能打动观众,让观众记住、回味、讨论的东西,一定是细节。这也是原著作者担任编剧的好处。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