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对于范雨素们,文学意味着什么

2017-04-26 14:54:5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这两天,一篇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作者,她是湖北人,来自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44岁,初中毕业,在北京做育儿嫂。文章写了她四十年来的个人经历,写她有文学梦的哥哥,写她不屈的农村强者母亲。这些年,从郑小琼、许立志再到范雨素,“打工文学”被许多读者所认知。但正如媒体人淡豹在谈她向范雨素约稿的经过的文章里所谈到的,范雨素和时下备受瞩目的这些标签化的工人写作不同,她的语言不是农民化的,她也不太写那些苦大仇深的苦难、反抗等主题。

《我是范雨素》第一章文字以范雨素为代表的自我书写意味着什么?文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如何看待他们的写作?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电邮采访了文化研究学者张慧瑜。张慧瑜每周在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坚持义务授课,是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志愿者,他与我们聊了聊他眼中的新工人文学。

2015年4月,北京工友之家,范雨素在张慧瑜的课上朗诵自己的作品。范雨素提供@正午故事

澎湃新闻:能不能谈谈你在皮村义务授课的经过,譬如契机、授课内容、学生的构成和反馈等等?

张慧瑜:2014年暑假我在朋友圈看到皮村工友之家招聘文学小学的辅导员,就直接发了一份简历,可能是看我的简历是本科到博士都是读中文的,所以就让我过来了。授课内容主要有这样几块,一是文学经典赏析,有中国现代作家,如鲁迅、沈从文、萧红等,也有外国的作品,如《变形记》、《鲁滨逊漂流记》等,有一块是点评、分享工友自己的作品,大家写的作品一起商量和批评,还有就是对一些新闻事件、社会事件的分析和讨论。

当然,我们有一批志愿者到这边来上课,大多都是北京高校的老师,每个人的专业不同,讲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偏传统文化,有的是小说写作,也有媒体分析等等。学生主要是皮村附近打工的工友,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有的已经发表过作品,每次课大概十几个吧,有流动性,如果工友加班就来不了,或者不在皮村打工了,肯定就不能经常来了。不过,还是有一些工友经常来,范雨素算是来得比较多的。

澎湃新闻:能谈一下学生们交上来的写作作业的情况吗?比如内容、主题、风格等等。

张慧瑜:这门课的主要功能是鼓励大家写作,写自己的故事,写身边人的故事,学会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记得2014年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工友挺有积极性的,有一些是第一次写作,比如有一个叫寂桐的女孩,在工友之家的公益超市工作,她从来没有写过诗歌,但一开始写就很有感觉,写的都是非常凄苦、悲苦的爱情,就像她给自己起的笔名“寂寞的梧桐”,这和她渴望爱情,又受限于身体条件有关。

还有一位河北的工友郭福来,写他第一次到北京,他的诗中有一句话是“这是一座别人的森林”,非常恰当地表达了打工者对北京的感受,还有他写过《工棚记鼠》,是工友苦中作乐,与同居一室的老鼠发生的故事。

工友的写作大多还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因为他们长期在各地打工,其实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比如李若就写过不少打工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还有小海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外打工14年的经历。

澎湃新闻:在《我是范雨素》那篇文章里,范雨素谈到自己的阅读,以你的接触和观察来看,他们主要读什么书?

张慧瑜:范大姐的阅读经验是非常特殊的,也是少有的,她从80年代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文学期刊,直到最近一次课她还说自己通过手机微信号来读纯文学期刊,在工友中,她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最多的,也是非常杂的,就是不是按照文学史上的脉络理解文学作品,而是依靠自己的理解。其他的工友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比较喜欢古诗,所以会写一写格律诗,还有一些就是比较纯粹的文学爱好者,读的东西也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课上尽量分享一些文学作品,培养大家对文字的基本感觉吧。

澎湃新闻:你班上的学生如果想发表自己的作品的话,会遇到特别的困难吗?又或者说也可能反而更容易?

张慧瑜:其实一开始没有想到会发表,后来随着大家交的作业越来越多,文学小组的负责人和召集人付秋云就试着把工友的作品投出去,大部分是一些关心工人文化的公号和网站,一些工友的作品开始发表,也会收到一些稿费,这对很多工友来说是意外之喜,也是很大的鼓励。其中,李若的文章经常在网易上发表,有一定影响力。还有比如《北京文学》副总编师力斌是我的朋友,也来文学小组上过课,他就从工友的作品中选出一些发在《北京文学》上,这应该是大家的作品首次发表到主流的文学期刊上。当然,范雨素的走红,可能会有助于工友作品的发表。

《我是范雨素》里,范雨素谈到自己的阅读。

澎湃新闻:淡豹在文章里写道,范雨素的写作跟“打工文学”、“底层文学”有很大不同,那如果把范雨素、许立志等人的写作放到文学史的视野里,你认为他们的写作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你怎么定位他们的写作?

张慧瑜:范雨素可能是更有自觉意识的创作者,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也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包括范雨素、许立志等底层打工者用文学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故事,对当下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首先,他们的写作让人们看到中国的另一面,看到生活在城市、社会底层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因为在主流文化景观中,基本上看不到工人文化、工人文学,即便是打工文学、底层文学也是非常边缘的存在;其次,底层文学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写的,而范雨素、许立志是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非常有意义,避免被他者化和猎奇化;再者,他们的作品都是个人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但其实他们的写作代表着千千万万进城打工的群体,也是普普通通劳动者的声音;最后,我觉得他们的写作拯救了“文学”这个文类,其实在20世纪历史上,文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当下的文学变得越来越不好看,这不仅是文学语言上的隔膜,更重要的是文学写作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和发展脱节,甚至严重滞后,从一些纯文学作品中感知不到今夕何夕,而《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不长,却描述了从50年代到当下,从母亲到范雨素,再到她的女儿,三代女人的坎坷、流离的命运,内容非常丰富,有史诗的味道。

澎湃新闻:也有很多人在提到打工文学的时候会有批评,认为在艺术上比较粗糙,以及内容比较单一,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张慧瑜:我觉得艺术上粗糙不是打工文学固有的,其他的文学、艺术领域肯定也有粗糙的作品,但是比较优秀的打工文学恰好是艺术上没有问题的。比如许立志的诗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上是非常优秀的现代主义诗歌,还比如电影《我的诗篇》中陈年喜的诗歌《炸裂志》,多么有力量,从岩石的炸裂到自己身体的炸裂,这种力量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就是炸裂的岩石。范雨素的这篇写母亲的文章,也让我想起萧红的小说,语言节制而清晰,感情隐藏在文字背后,就像范大姐对自己的生活不卑不亢,她的文字也是如此,没有苦情,有的是三代女性生命的坚韧。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院里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和工友图书室,摄于2015年1月7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澎湃新闻: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农民出身的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他们的农村经验也给了他们非常多的写作资源,但你认为像今天所谓的“新工人文学”、“打工文学”跟比如莫言、阎连科这些作家相比,他们所面临的境遇、写作资源等的不同在哪里?

张慧瑜:农民、农村之所以会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核心主题,与中国现当代历史有关,也是中国乡土社会在外来因素的压迫下寻找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乡土中国基本上是中国的隐喻,这从五四时代一直到80年代都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乡土作家、写农村的作家,与“农村包围城市”、“工农兵主体”等基本的社会历史经验有关。

在我看来,莫言、阎连科写的乡村基本上是一个想象的、过去的、高度意识形态化、概念化的乡村,与当下中国的乡村经验关系不大,新工人文学主要还是写当下的城市、乡村故事,他们面对的是90年代市场化改革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乡村经验。

澎湃新闻:你个人是否认为他们有朝一日会成为某种成气候的文学一代,比如说打工文学作家群,从而进入更主流的大众的阅读视野被接受?

张慧瑜:我认为从目前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来说,恐怕还不可能,因为想打破现有的文学秩序和利益结构,仅靠几个打工文学作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需要更大的社会格局的变化。但是,我希望主流媒体能更多关注打工文学的作家,提供更多的发表渠道,比如现在的自媒体就比传统的文学期刊更有包容性,愿意推动像范雨素这样的作品发表出来。

《我是范雨素》的结尾

澎湃新闻:在今天这个时代,当我们谈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文学其实没什么用,或者说文学是无用之用。也有人说文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在艰难的现实中给读者一点安慰,这类文学观好像很主流。但是通过阅读范雨素的文本,我似乎觉得文学不仅仅只具有这么消极意义上的作用,可以说范雨素的出走、她的奋斗其实都来自文学,从他们身上,文学的作用跟之前讲的是很不同的,你怎么看?

张慧瑜: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恰好从许立志、范雨素身上看到文学的力量,对于这些工作紧张、为生计奔波的劳动者来说,用文字来表达依然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也最廉价,最触手可及。文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因为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像范雨素这么幸运,写得质量这么高,即便如此,也很难依靠文学改变个人命运。

对于大部分打工者来说,从事文学创作本身是逃离异化生活、获得生命喘息的方式,因为文学毕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会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从他们的作品中,我看到文学发挥着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功能,就是直接表达他们的生活和生命状态。他们像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一样,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不自主的、异化的状态,这本身也是很多人看了《我是范雨素》之后有所共鸣的地方。

澎湃新闻:在范雨素的文章里,我注意到她提到“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样的提法,这种很自觉的历史感,是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吗?还是来自课堂上你给予他们的理论学习?

张慧瑜:我想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一方面他们对当代历史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在文学小组课上也会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我记得范雨素有一首写留守儿童母亲的诗歌,最后提到了“祖国的花朵”一词,希望留守儿童也能成为“祖国的花朵”,这本身就会唤起一种历史记忆,在50年代所有新中国的儿童都被称为“祖国的花朵”,而现在几千万打工者的孩子只能做没有父母的留守儿童。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