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电视剧《白鹿原》的“枷锁与镣铐”远甚于小说

2017-05-27 11:57:15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电视剧《白鹿原》由金牌编剧申捷操刀,著名导演刘进执导,刘惠宁任监制,张嘉译担纲艺术总监,并由张嘉译、秦海璐、何冰和刘佩琦等一线实力演员出演,再加上小说《白鹿原》本身的影响力,电视剧《白鹿原》拿下一个不错的成绩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除了在两大卫视平台拿到不错收视率外,电视剧《白鹿原》在独播平台乐视视频上也收获了24.8亿次的播放量(截止到5月27日)。

对于此次改编,当时健在的小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也给予了不错的评价。小说《白鹿原》此前曾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但在原著作者陈忠实看来,最适合表现该作的艺术形态——电视剧。因改编及翻拍难度系数空前,始终无人触及。陈忠实在看到改编后的剧本中,白灵、朱先生等重要人物再度出现,各个角色也将有完整的脉络结局时颇感欣慰,并挥毫写就“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墨宝一幅,祝贺剧版《白鹿原》开拍。

电视剧《白鹿原》的“枷锁与镣铐”远甚于小说

荒诞性缺失拉开了《白鹿原》电视剧与小说的距离

既然是改编自小说,电视剧版《白鹿原》自然逃不过与原著对比这一关。陈忠实在世时曾经给了电视剧剧本一个不错的评价,但那终归还是停留在剧本阶段,其中也不乏鼓励之意。

在诸多对比评价中,电视剧版《白鹿原》并诟病最多的是原著中的荒诞性被大大减弱了。原著本身的荒诞性既有来自小说题材本身的需要,也许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熟悉当代文学史的人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开始影响一大批中国作家的写作,中国“寻根文学”的作家们在沉痛反思民族历史、奋力开凿“文化岩层”时,痛感传统给民族带来的灾难,他们异常渴求用新的,特别是现代西方文明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这其中就有阿城、韩少功、郑义、贾平凹、王安忆和陈忠实。

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描写生命的出生与消亡,描写朱先生的神性品质,描写田小娥的鬼魂附体的方式都充满了浓浓的荒诞味。作者借着种种的荒诞性“自由”地表达着对于时代的荒诞、人物的荒诞,民族劣根性,以及历史本身的荒诞性。作者用文中的荒诞性去消解现实的荒诞性,以命运的荒诞性来消解历史的荒诞性,这是一种“取巧”的写作方式,也是一种“曲笔”。

到了电视剧《白鹿原》中,处于出于种种考虑,历史进步论的基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小说本身具有的荒诞性。除了这层基调之外,影视作品本身的特性及其所受的技术、现实的限制,将荒诞性的表达进一步打了折扣。

在小说中的一些荒诞笔触根本就无法搬到荧幕上进行表现。在小说中,白嘉轩的男器上长着毒钩捣碎女人的肚肠,死婴尸体填入牛栏混进粪肥,……种种的荒诞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可是这样的描述又是无法在电视荧幕上进行展示的,即便电视剧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也很有可能遭遇到审查部门的责难。

作为在电视机上播放的影视作品,创作团队还要考虑到什么样的描述是可以被较为广大的普通观众所能接受的。此外,电视剧毕竟与小说不同,它扮演的更多是一种娱乐,或者进一步说是寓教于乐的目的,而非深广的历史思考。出于这样的考虑,电视剧在一些场景展现和历史观点上就增加了不少“亮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原本小说中关于女人生育、老人去世等的荒诞描写在电视剧中被“柔化”处理掉了。

电视剧《白鹿原》是在戴着比小说更为沉重的“镣铐”与“枷锁”在跳舞,其舞姿自然要看起来更为沉滞,舞台的灯光也更加明亮。

电视剧《白鹿原》的“枷锁与镣铐”远甚于小说

原著,or影视剧?这从来就是一个问题

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各自的传播渠道与所受的局限有着很大的不同,原著与由此改编的影视剧之间的可比性其实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情况下,原著拥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观众往往会带着这种情绪去审视之后的影视剧,这对于后来者难免有些不公。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特殊的做法,那就是当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文学作品才会随之推向市场,从而形成了一种倒置的过程。

在法国电影《爱你长久》中,由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扮演的女主角在谈到自己狱中生活时说:“我会经常在自己的枕头旁放上一本书,这样只要我把自己的脸贴在上面,就能听到来自堡垒外另一个世界的风声,心跳声……”这多少可以为原著与影视剧之间的争论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当我们去读一本小说,观看一部影视剧的时候,打开的是两个相邻却又各自不同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着自己的风景,也有这自己的脚步。

文/杨红军

关键词:白鹿原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