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贝淡宁X艾维纳X刘瑜|“爱城主义”与身份认同

2017-06-20 14:12:5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我是谁?我在何种社会关系中认同自身?我如何认识自己的责任?

一个生活在20世纪的人也许会用“我是中国人”,“我是法国人”或者“我是美国人”来定义自身,这种自我认同与一种真挚的、深沉的爱国热情紧密关联——国家标志着个体的归属,更表达了一种包含特定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人们将国家视为身份认同的重要根基。

但到了21世纪,国家提供这种独特归属感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同质化的影响日甚,而尤其在西方国家,国家在制定政策或表达自身时,不得不注意种种国际协议与规定(诸如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欧盟等),并受制于自由市场的影响,其后果是国家间政治价值差异的弱化。

当国家难以胜任安顿个体的职责时,两种趋势出现:一小部分人试图超越国别,以“世界”或“天下”的公民自居,“达沃斯人”(Davos man)是其中代表,他们强调全球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并拒绝对任何国家示忠;但更多的人不是将目光上升至世界,而是下降到城市——“我是纽约人”替代了“我是美国人”,“我是巴黎人”替代了“我是法国人”,城市成为身份认同的替代性选项。

贝淡宁(Daniel A. Bell)用“爱城主义”(civicism)在描绘这种趋势。但问题是:城市能成为“我是谁”的替代性归属并提供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身份吗?我们如何定义一座城市的特殊精神和气质并在其中安顿自己?强调“爱城”而不仅仅是“爱国”究竟有何意义?

6月16日,《城市的精神》一书的两位作者贝淡宁和艾维纳·德夏里特(Avner De Shalit)共赴北京,和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一起,在启皓空间展开了一场关于城市精神的对话。

城市精神为何重要?

缓和极端的民族主义,让我们做到国家层面难以践行的事

贝淡宁(Daniel A. Bell)  

作为知名的社群主义者和儒家文化的支持者,贝淡宁教授始终坚持社会关系对个体认同的根本意义,并强调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担负责任。这种关怀表达在他对城市与城市精神的洞见中:既然国家或民族可以被赋予规范性意义,为什么城市不能成为我们在政治过程中推广和繁荣自己独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场所呢?既然我们对国家或民族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可以被“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命名,为什么我们对城市的骄傲情感难以找到确切的语汇表达并被认真讨论呢?“爱城主义”一词由此提出,而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城市精神(spirit)或气质(ethos)的认同、参与和归属上。

何为城市精神?贝淡宁指出,正如住在麦当劳附近的人难以对麦当劳产生任何归属感,我们很难为一个只是表现出全球化的同质性的城市感到自豪。城市精神应该是一座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应该表现城市公民最有共鸣的情感表达和话题探讨:耶路撒冷是当之无愧的宗教之城,高楼云集霓虹闪烁的香港则颇具享乐的气息,巴黎常被冠以浪漫之名,而在连出租车司机都对国家大事滔滔不绝的北京,“政治”两字更能概括其独特气质。

I love New York.一个极为经典的爱城主义式口号。  

然后城市中的公民为什么应该认可城市精神?宣扬爱城主义究竟有何意义?毫无疑问,城市精神能提供现代人亟待的社区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情感和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包容的精神并不相悖。但在“归属”之上,贝淡宁看到了城市精神更多的积极意义:

首先,城市精神与爱城主义能缓和极端与保守的民族主义。二战时期法西斯的蔓延已经让我们看到极端的民族主义所带来的暴力与种族仇恨等恶果,而城市精神将发挥一定制约作用,让民族热情更为理性。这并不是要否定民族或国家的正当性,或让爱城主义取代民族主义成为替代性的政治身份来源,而是使民族主义容纳地方的自豪感与对世界的开放性,并朝向一种更温和的发展形势。

其次,城市精神有助于实现那些在国家协商层面难以达成的政治目标。正如当美国总统特朗普选择退出“巴黎协定”时,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要求留下并继续履行职责——尤其在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等事项上,面对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全国范围内难以普遍推广的措施,相对独立的城市能够凭借其环保精神践行在国家层面上未得到践行的工作。

最后,城市精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贝淡宁将曲阜视为典例:儒家传统和孔道精神带来了这种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不可否认旅游业发展导致的过分商业化的弊端,但对一个经济落后的城市而言,特定的城市精神的塑造将有助于刺激经济发展。

而作为政治理论家,贝淡宁还看到了城市精神如何激发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与政治思考。对雅典和斯巴达城市区别的探讨构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重要的思想素材,而中国战国时期各城市理念与精神的辩论,则交织成了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最具创造性的阶段。

那么,如何定义城市的精神?贝淡宁指出,更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是在城市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追溯其精神与气质。当然,意向调查等客观衡量方式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触碰城市的精神。但最直接感受与寻找城市精神的方式,乃是“闲逛”——漫步于城市中,与不同阶层、不同族群、不同性别人的对话,观察他们共同的主张与见解。这种漫步式的思考与对话,将带领我们绘制一幅多彩而丰富的城市精神图画。

“爱城”意味着什么?在耶路撒冷中探寻答案

艾维纳 ·德夏里特(Avner De Shalit)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