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中国人该不该过愚人节?

2018-03-28 11:24:29  学生在线    参与评论()人

伴随着三月的离去,又一个西方的节日同四月一块朝我们姗姗走来,这便是愚人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传统节日,当然如今也已经落户中国。愚人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的纪年方法——格里高历法,以一月一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一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新历法推行过程中,各地有不少顽固保守分子仍沿袭旧历,拒绝更新,他们依旧在四月一日这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活动。对这种倒行逆施之举,拥护新法的人们大加嘲弄。他们在四月一日这天给顽固派赠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并把这些受愚弄的人称为“四月傻瓜”和“上钩之鱼”。以后,他们在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长便成为一种风俗。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移民带到美国。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4月1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色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成莱昂(狮子)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说完了这些关于愚人节的闲闻趣事,接下来我想说的便是中国人该不该过自己的愚人节。以前每当一个节日尤其是一个从西方传播过来的节日来临之时,国人总要引发一段大讨论,比如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还有情人节……大抵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坚决反对,一种则是极力赞成。

反对者认为我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而又地大物博五千年的人类文明何需去过你们”洋鬼子“的节日。过这些节日叫见识短浅;甚至叫背叛祖国。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些节日的侵入会腐蚀经济乃至颠覆政治,届时我们中国必将形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局面。再者说,中国自己的节日与文化则面临灭绝的危险,比如中国自己的情人节,如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都知道2月14日乃是向情人大献殷勤之日,而农历七月初七却还少有人记起它的来历与意义。

支持者则认为,如今的世界本就是个开放的世界,我们的可以传播给别人,别人的也尽可归于我们。况且中国已经加入WTO,这本身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容入世界这个大家庭,对于区区几个节日大可不必看的太重。现在的人们忙了也累了,平时不得休闲,多了几个节日也便多了几个增添快乐的机会。而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已经过的腻了,就连众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春节也已经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种情况下,过几个外来的节日则更有了一份新鲜的感觉也真正使劳累的人们有了一份清闲。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那便是“拿来主义”,对于国外好的东西我们不拒绝但又不是照搬模式,我们要有所扬弃,要消化吸收。只有在“扬”和“弃”上做好了文章,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节日如此,文化亦是如此,尤其是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大背景,闭门造车已经是最最愚蠢之举,但是另一方面,从最近几年南联盟到阿富汗再到现在还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我们也要看到威胁依然存在。吸收的同时也要防止文化的同化与入侵。

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来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呢?

关键词:愚人节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