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我是一个快乐的抹茶婊

2017-05-23 15:49:01    拾文化  参与评论()人

茶自唐宋,淡雅流香。

后流传到平安时代的东洋。

和风茶道,自此兴盛,

抹茶之道,也更加风靡。

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素食平台

纯素

吃茶饮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乐趣之一。

古时的吃茶,方法多样,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等,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还原茶叶的青翠与草木香气,让人们在自然的气息里愉快放松。

晋代杜育在《荈赋》里写煮茶,“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正在烹煮的茶汤,茶沫沉底,茶面则翻滚着雪一样的泡沫。茶色清亮碧绿,仿佛春天的草木一样耀眼。

可见,不论是从口感还是从观赏价值来说,吃茶都是美事一件。

江户时代的上田秋成,在他的茶书《清风琐言》对“文人茶趣”风貌表示十分地赞同。

“饮茶贵茶中之趣,若不得其趣,与嚼蜡何异?”

唐代以来,日本派遣了大量留学生、遣唐使和僧人到唐地学习,然后各自将礼仪学问带回去传播发扬,其中就包括茶的种类和吃法。

到了宋代,中国的制茶、饮茶的方法越发地精进,这些也随之传到日本并延续下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点茶法”。宋时人们制作“末茶”,先将茶叶蒸熟或烘干,稍微揉捻后团成茶饼。要取用时再充分烘干,然后将其碾成粉末,拣去茶梗。

茶叶成粉,浓缩了香气、色泽和味道。茶粉点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粉和水充分融合并出现大量乳白色的茶沫,再端给客人饮用。

这一吃法,基本上就是日式抹茶道的原型。

除此之外,宋代的“茶宴”“斗茶”等茶趣活动也都随着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传到日本,打开了日式茶道的源头。

在荣西禅师将比较完整的吃茶之法传入日本后,村田珠光、千利休等茶道大师对中国来的茶文化进行了改革。

吃茶逐渐从一项娱乐活动,升华成了一项与禅宗相结合的精神艺术。日式茶道拥有了一套独特的饮茶礼仪,并衍生出了不同的茶道流派。

改革后的“抹茶道”,对整个茶事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给客人献茶前,要将茶筅洗净,洗净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表示完成了茶前的清洗。

同样,在结束时,用热水将余茶和茶筅洗净后,再轻敲两下后举起,才算完成茶后的清洗。

饮茶有保健清心的功效,抹茶当然也不例外,它风味独特,具有一定的养疗功能。

现代科研分析,抹茶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可以抗疲劳、消食解腻,属于天然的健康食品。

而且,食用抹茶粉,兼顾了喝茶和吃茶的优点。茶叶以水冲泡,只有三分之一的营养成分可被水萃取;抹茶则几乎可将其所有营养成分带入人的身体。

要说抹茶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除了颜色青绿可爱,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之外,我想应该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抹茶那种略带清苦的独特味道了吧。

用抹茶做甜食,既色泽翠绿诱人,又能抵消奶油黄油带来的甜腻感。

浓厚的抹茶甜品带着清新的苦味,吃后会在口中长久地留存着淡淡的甘醇。

在缤纷多样的甜品世界里,抹茶如落水一叶,将自身的青绿色涟漪快速推进了各种类型的甜食圈。

从冰淇淋到咖啡,从马卡龙到和菓子,抹茶正逐渐恢复它在唐宋时,人皆吃茶饮趣那般的风光。

- END -

关键词:抹茶茶道美食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