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你可知林黛玉自带体香?

2017-06-26 15:34:45    拾文化  参与评论()人

你好,我是拾文化。

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我跟你聊了很多关于文化的事。最近一点时间,我也尝试着把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用的东西推荐给你,如此说来,我们很像素未谋面的好朋友,了解彼此,但好像又缺了点什么。

你好,我是拾文化。

我姓拾。拾,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中十种艺术类别的概要;拾,象征着在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一种圆满。这个拾,更代表重拾文化。

“拾风于市,藏雅于舍”。我更愿意把自己收藏的文化们,交给你。

比如,香道。流传几千年的中国艺术,到现在几乎中断。而传入日本后,被人家玩到了道的层面。在这样一段历史的岁月中,我们遗失了香道。

因为可惜,所以不惜代价,我找到很多真正钻研香道的朋友。然后,我们聚在这里——“香道风物”。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一大波喜欢香,或者准备喜欢香的人。

转载一篇,你读读看,如果感兴趣,文末有二维码,关注吧。

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香道平台

香道风物

《红楼梦》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总没听见这些话,只闻见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瞧笼着何物。

黛玉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熏染的,也未可知。”

宝玉摇头道:“未必. 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儿的香。”

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奇香不成?就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古时香料制成的小饼叫做香饼。可以佩戴,也可以燃烧。用香饼佩戴或燃烧是古代人们抑制霉菌、驱除秽气的一种卫生保健习俗。

佩戴或燃烧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这是因为制香所使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

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养生保健的作用。

由于所含药物的气味不同,制出来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如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镇痛健脾的功用。

这一段描写的黛玉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令人醉魂酥骨的幽香,究竟从何而来?是不是香气熏染的?

当然,一般的贵族小姐衣服上薰香是常有的事。但宝玉说得很清楚:“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儿的香”,那黛玉之香究竟是什么香呢?

熏衣香,古代汉族服饰风俗。汉代贵族上层社会,普遍有燃香料熏衣之习。用以燃香之器有香炉、熏笼等,后世沿之。人对于熏衣这件事很上心,相应的发展出一套细致的方法。

宋人洪刍《洪氏香谱》中记有“熏香法”,其实就是“给衣熏香法”,把相关程序介绍得很清楚:凡薰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薰衣服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置香在上薰之,常令烟得所。薰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据其所述,熏衣的步骤大致为:

第一步,在熏笼的下面放置一大盆热水,然后把待熏的衣裙摊开,铺展于笼顶上,让热水冒出的蒸汽洇润衣服,由此使得织物能够更好地吸附香精。

第二步,按照一般焚香的程序,把一块为烧香特制的炭饼在火中烧红,放入香炉内,用香灰堆覆在其周围,然后将隔火片置于香饼之上。

第三步,把香炉放置到水盆当中,即这只香炉被热水所包围。将熏衣香丸搁于隔火片上,扣合熏笼,铺开衣裙,熏衣程序才正式开始。

缓熏过程中,必须时时观察香丸的状态,避免其烤焦,否则织物会沾上焦烟气。衣裙经充分熏香之后,便从熏笼上撤下,但还需折叠整齐,放入衣箱静置一夜。如此,衣香不仅鲜明而且持久,还能够延续数日。

鲁迅在《文学和出汗》一文中曾写道:“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出汗,本来是人的一种生理机能,无所谓有“香”,“臭”。鲁讯说的香汗、臭汗,无非是为了说明文艺的阶级性。

但科学是发展的,人们发现人出的汗确实有香臭之分。偶然翻翻,发现一本杂志上曾谈到乾隆皇帝有一位能分泌香汗的妃子,赐名为香妃。

任何人分泌的汗液,都含有或多或少的丁酸醋,丁酸醋的浓度大时就是汗臭味,浓度极稀薄时,则是香水的味道。世界上许多香料,高浓度时则臭,低浓度时则香。

硫化氢以臭鸡蛋的臭味而驰名天下,但它在极稀薄时,却是大米饭、酱油、松花蛋的重要香气。这也许就是香汗、臭汗的科学根据吧。

大凡一个人经过剧烈运动,汗中的丁酸醋的浓度就会加大,而很少运动而又讲卫生的人出的汗中的丁酸醋的浓度就会低。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出的当然是香汗无疑。“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写的是初春之事,那时的夭气尚寒,不会出汗,但不会没有少量的分泌物,只要人的生命尚存,皮肤的分泌机能就不会停止。

所以,黛玉身上出现淡淡的幽香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雪芹在描写黛玉的玉香和宝钗的冷香时,是相对的。第八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此时宝钗挨肩坐着,只闻一阵阵的香气,不知何味,遂向:“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没闻过这味儿。”

宝钗道:“我最怕熏香,好好儿的衣裳, 为什么熏他?”

宝玉道:“那么看这是什么香呢?”宝钗想了想,说:是了!是我早起吃了冷香丸的香气。”

这一段文字和描写黛玉玉香的文字,正是遥遥相对,各尽其妙。但宝钗之香是冷香丸的香, 并不是她本身具有的体香。黛玉之香是体香,真家伙。

看来,曹雪芹写林黛玉的体香,不仅为了使她更美丽,更重要的是为了托香写人,含蓄地告诉读者,黛玉天真似“玉香”,宝钗虚伪如“冷香 ”

- END -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