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影响辐射至海内外,据报道仅第四季全球点击量就逾38亿。我多年生活在国外,对这部片子有着独特的感受。
我的少年时期,是随着下放的父母在四川大凉山会理县度过的,我们住在“外语院”。八 九岁的年纪,物质上身处穷山恶水,精神上却幸遇了营养丰厚的人文世界:接触的都是潜心学问的长辈,清华、北大、复旦的教授们还有外交部的翻译等高级知识分子;耳朵浸染于法文、德文和最正宗的33转古典音乐唱片,每天早晨朗诵的是莎士比亚;还有我父亲的学生们,他们篝火边的手风琴演奏和舞蹈,他们散步、恋爱的小溪,田野……少年的我,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这种极具人文思想、人文魅力的开明环境里,对音乐的热爱,浪漫情愫,哀伤、感动、敏感,人文思想的萌芽,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对精神高贵的向往和追求……都开始在内心里蔓延滋长。
我生命记忆最多的,就是那段时光。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大凉山就是我的“精神故乡”;那些少年时光,就汇成了我的乡愁。
对乡愁,我还有一种独有的感受——当你身处异乡,语境阻隔,会激起人更浓烈的乡愁。九年前,在奥地利林茨歌剧院主演雷哈尔轻歌剧《微笑的国土》,一场场唱下来,当看到台下满满的观众全是陌生面孔,我是多么渴望其中能有哪怕一位熟悉的人共鸣。这部剧还有着相当比例的“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性格,这使我的乡愁愈发莫名地浓郁;当然,这种心情融汇到我的演唱里,也使我完成了更好的艺术表现。
范竞马(左六)担任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评委。
我心里,还装着一份最重的“乡愁”:为了唱好美声,我悉心学习、驾驭了意、法、德、英、俄五门外语,但令自己最不满意、最心痛的,竟然是目前用汉语表现美声遗憾最多。究其原因,是美声领域,汉语缺乏通行世界的语汇标准和系统的学术版本。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中国歌曲、汉语美声,难以走向世界。对“美声(Bel Canto)”,各界误读十分严重,其实它有三重含义,各自侧重指明它在三个领域中的用法:日常的“优美的歌曲”、艺术的“优美的歌唱”、哲学的“优美的诗歌”。汉语是极富诗意的,有十足的理由藉由美声唱响世界;但世界上现今有五大演唱类别——意大利的美声(Belcanto)、德国的艺术歌曲(Lieder)、法国的歌唱诗(Chanson,也叫Mélodie,中译“香颂”)、俄国的浪漫曲(Romance)、英美的音乐剧(Musical),独缺最大语种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