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庆阳香包:黄土高原上的图腾崇拜

2017-05-25 14:46:5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位于陇东的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这块莽原沃土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便有了早期农耕。悠久的历史孕育着灿烂的民俗文化,香包文化便是其一。

香包,庆阳老百姓俗称“耍活”“荷包”,又叫“绌绌”“绌儿”。其起始时间尚不可考,据说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黄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因歧伯生于庆阳,故此法在当地渐成习俗,流传不断。

2001年,庆阳市华池县在对境内宋代双石塔进行整体搬迁挖掘时,在塔体内发现了一只香包。据考证,这只香包距今至少有800多年,但仍色泽艳丽,图案如新,被称为"千岁香包",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香包。

香包制作多以棉布、丝绸、麻布为材料,运用剪裁、刺绣、控补、粘贴、缠绕、捆扎、填装等多种手艺加工制成,香包内装填香草、丁香、苍术、白芷、细辛、甘松、雄黄等芳香型中药材。

由于受高山大川的阻隔,当地香包的制作较多地保留着远古文化的风骨及古老的习俗,很多香包中还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民间刺绣中的遗存。

庆阳百姓把蛙、鱼、蛇、壁虎视为神物。端午节时,将其刺绣成吉祥物盘在小孩的肩上,挂在胸前,以保护娃娃平安。这是母系崇拜——女娲的原形。

在香包中有诸多娃娃造型,如坐莲娃娃、扫天娃娃、送病娃娃,其深刻内涵是女娲崇拜的延续。另外,在庆阳民俗中以鱼、蛙、狗、兔、龙、凤为主题的香包,潜藏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民族图腾的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

从大量的庆阳香包原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龙不象龙,凤不象凤,几种花草可以盛开在一起,一个人头上前后左右都是鼻子、眼睛、嘴;一只母虎肚里怀着虎崽,不仅外形夸张,运用意象造型,而且在色彩、透视、解剖上都呈现出一种不合理性,而恰恰是这种稚拙的不合理,才构成了香包作为民间艺术独有的审美观念。

原汁原味的陇东乡土气息,赋予了庆阳香包无限的创作题材,也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那些世世代代为自己做嫁衣,绣荷包的庆阳妇女们,开始走向市场,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香包艺术品,走州过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