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我要将最美的藏羌织绣展示给全世界

2017-08-16 09:48:04    中国文物报  参与评论()人

《阿坝日报》招聘摄影记者,杨华珍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从此走上了新闻记者的道路。“摄影记者工作我一开始并不适应,比较清闲,两三天才有个采访任务,我闲不住,没有任务的时候我就到处去拍名山大川,那时候拍了很多摄影作品,大自然太美了,我后来从事藏羌织绣很多灵感也来源于此。”杨华珍回忆着。

汶川大地震改变命运

杨华珍从事摄影记者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杨华珍正在执行一个新闻采访任务,所到之处满目荒凉。“很多人在这场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我当时正在公路上,路断了,我们一点一点徒步往家走,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很坚强,我也很坚强,在路上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掉,但是两天后回到家,我哭了……”杨华珍回忆着当年的情景,神情肃穆地说:“我老家的乡亲们都无家可归了,我觉得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也什么都不会,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杨华珍想到了自己的特长:“我可以教他们织绣啊!我们做些小工艺品去成都卖,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有生计了。”

杨华珍没有过多考虑,给单位写了个报告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乡亲们,得到了十多位老姐姐的响应。“就这样,我们十几个平均年龄60岁的老妇人们,离开大山,来到了成都,我们说我们这叫‘老太太们闯江湖’!”

说起当年的勇气,杨华珍都佩服自己。“我当时想得太简单了,只想着能让她们自己养活自己,没想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老姐姐们,一辈子没离开过大山,到了成都连红绿灯都不会过。”杨华珍把大家聚在一起,负责大伙的吃、穿、住、行。不仅如此,所有的开销都是杨华珍来出。“我900元租了一间房,大家住在一起,我去买布和棉线,设计出样式,大家一起绣。我当时光想着教大家织绣,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绣出来的工艺品卖给谁?到哪里去卖?”杨华珍为了扩大影响及知名度,出资三万元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她任会长。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