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我们的节日•浓情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馆里感受乞巧民俗

2017-08-28 16:28:58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将牛郎织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描摹的感人至深。因被赋予上牛郎织女的传说,如今的七夕节已经俨然成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而在古代,对于当时的姑娘们来说,七夕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乞巧节。那究竟何为乞巧节?除了乞巧,七夕还有哪些岁时风俗?跟着小编来北京民俗博物馆一探究竟吧。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内一览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内一览

“拜织女、拴红线、穿针引线、投针验巧……”8月28日,传统佳节七夕当日,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传统民俗活动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上演。据悉,为了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北京民俗博物馆特举办了此次“我们的节日·浓情七夕”系列文化活动。

诗词赛巧

诗词赛巧

古时拜织女场景复原陈列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故事家喻户晓,而七夕拜织女的习俗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在本次活动中,北京民俗博物馆特别恢复了古时人们拜织女的场景:在牛郎织女挂像前设立香案、供桌,摆放茶酒、瓜果、鲜花、香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供品,不少市民亲身加入到礼拜行列,感受古人祭拜时的礼仪和虔诚,了解仪式祈福祈寿祈子等文化内涵,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七夕拜织女场景复原

七夕拜织女场景复原

拜月老拴红线

 佳人才子、天长地久的爱情是七夕节日中最浪漫的文化因子,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而这定姻缘的“红线”正掌握在民间信仰中主管婚姻的媒神——“月老”手中。此次活动中,博物馆为求美好姻缘的人们提供了一次现场牵红线的机会,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在婚姻神月老面前请上一根象征爱情和姻缘的“红线”,并许下对爱情婚姻的美好祝愿。

月老殿门前悬挂“来庙前独一无二  进殿后无独有偶”楹联

月老殿门前悬挂“来庙前独一无二  进殿后无独有偶”楹联

乞巧比巧 体验传统民俗

农历七月七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真正的七夕最早其实是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

关于乞巧,最早的文字记载应当是出现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内一览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内一览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活动现场的手工制品展示

活动现场的手工制品展示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也是七夕节“乞巧”的主要活动之一。乞巧时,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无论老幼,都有颗“争强好胜”的心

无论老幼,都有颗“争强好胜”的心

摆乞巧图

旧时,七夕市间有售卖“七巧图”的,可拼缀成鸟兽、人物等等各种图案,变化无穷,成为一种应节的玩物。大家争相比赛,看谁心灵手巧,率先拼成图案。如今的“七巧图”发展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七巧板,将手中或三角、或正方的木板拼成比赛要求的图样,兴奋度像是中了大奖。

市民纷纷加入摆“七巧图”比巧活动

市民纷纷加入摆“七巧图”比巧活动

“我们的节日•浓情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馆里感受乞巧民俗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取一颗针轻轻放入水盆,看其能否浮于水上

取一颗针轻轻放入水盆,看其能否浮于水上

古时的“投针验巧”极为讲究,需要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引线(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为验智巧,小心谨慎

为验智巧,小心谨慎

七夕比巧

比巧活动是乞巧节中的一件大事,比巧的方法,一般是在月下比穿针。有些地方的比巧,是比姑娘们的手工制作,各家姑娘把桌子放在自家大门口,摆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巧物。有绣花的裙、挂、被、枕、手帕和香囊等等,琳琅满目,任人观赏品评。哪个桌上巧物看的人多、赞赏声不绝,哪个姑娘针线手艺就最巧。

手工艺匠人向观众展示手工技艺

手工艺匠人向观众展示手工技艺

手工艺品:二十四节气

手工艺品:二十四节气

爱情主题邮票展示,印戳

爱情主题邮票展示,印戳


活动现场,北京民俗博物馆邀请了剪纸、编织、面塑、彩绣、豆塑等多位民间艺人摆台展示各类手工艺品及制作技艺,并现场指导游客亲身参与民间工艺的制作,比比谁更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