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当秦腔遇上司马迁,会带来怎样的奇妙体验?

2017-09-18 16:02:19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青史谁独步,热泪何滔滔。千秋谁吟唱,步履何摇摇。忍辱守孤灯,负重走狼毫。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伴随着沉郁而激昂的秦腔唱段,舞台灯光渐暗,帷幕缓缓落下,台下观众的掌声却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西安首演

这是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的演出现场。历时八年,这部由陕西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创排的秦腔巨制,近日终于在西安易俗社大剧院向观众展露真容。

据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介绍,这是近年来司马迁的形象首次登上西安秦腔舞台。当陕西传统戏曲遇上陕西“乡党”司马迁,两者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奇妙体验?

1.地道的陕西风味

司马迁出生于陕西韩城。近年来,司马迁的形象频频出现在话剧、歌剧、纪录片、电视剧中,但这位地道的陕西“乡党”,却迟迟未能登上西安秦腔舞台。

“用陕西独有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一个陕西人的风骨与人文精神。”雍涛表示,这正是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创排《司马迁》的初衷。他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看到的司马迁大多都是用普通话来诠释的,是“说”出来的,看了不过瘾。应该用秦腔“唱”出来,更好听,也更能抓住人。

“相比雍容华贵的京剧,秦腔具有浓烈的血性和泥土气息,更适合表达质朴的感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司马迁》的编剧张泓向记者解释。



陕西韩城司马迁雕像

如张泓所说,《司马迁》正是一部符合秦腔气质的“接地气”的作品。剧中有一段戏是张泓特地安排的,写的是司马迁受了宫刑,出狱回到陕西韩城的老家,家人不但不抛弃他,还亲手为他做手擀面的场景。在唱词里,她不仅表现了做面的场景,还写到了吃面时洒葱花、剥蒜、添香菜辣子这些陕西人吃面特有的细节。

“这就是陕西人的情结。没有那碗面,就没有办法表达那种情感。”作为一名陕籍编剧,张泓这样认为。而雍涛也表示:“这些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反映了陕西百姓独有的生活状态,能让观众感到亲切。”



2.大胆的故事新编

提到司马迁,我们就没法绕开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汉武帝。在传统的剧情中,人们把汉武帝作为司马迁的对立面,认为是汉武帝的宫刑造成了司马迁的悲剧。

但在新编秦腔历史剧《司马迁》中,汉武帝却一改往日“暴君”形象,他不仅在晚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将司马迁召回宫中担任中书令,展现出了一代帝王有担当、能包容的气量与格局。



对于这种大胆的改编,编剧张泓表示是出于历史和时代双方面的考量。从历史上看,汉武帝和司马迁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丰满的人,也都是伟人;从当下来看,观众对历史的认识也早已颠覆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观。“所以不应该那样简单地去写。”

剧情改编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开。为此,张泓查阅了大量关于司马迁的小说、影视剧甚至网文,搜集了几乎所有与司马迁同一时期的相关史料,又经过与导演、专家长时间的讨论与碰撞,才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剧情与结构。

在张泓看来,司马迁代表的“文道”与汉武帝代表的“王道”这一对矛盾关系,是这部剧的灵魂,也是故事的高潮所在。围绕“文王之争”,戏中,司马迁与汉武帝针对治国方略展开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最终,汉武帝被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求真精神所折服,而司马迁也理解了汉武帝的治国方略。“在治国这件事上,两人最后殊途同归了。”雍涛这样理解。

3.动人的艺术精品

“打动人心!”看完《司马迁》的首演,陕西省著名秦腔艺术家贺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而现场的观众也纷纷对记者表示“太好看了”“很过瘾”。接下来的每场演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原本只出演五场的剧,更是应戏迷们要求临时加演了一场。

一部新编秦腔历史剧为何具有如此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此,雍涛表示,西安秦腔剧院一直以“打造精品”的标准进行秦腔剧创作。

自2009年起,主创团队曾多次赴韩城采风,形成初稿后反复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历经八年,八易其稿,这才最终打磨出扎实的剧本。剧组在服装、舞美、音乐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拿音乐来说,考虑到剧中有大量宫廷场景,此次《司马迁》的音乐编排在秦腔传统民乐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交响乐元素,突出了宫廷剧情的大气壮阔,也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情绪;而演员们从今年三月起开始排练,到八月底上演这半年间一天假也没放。即使是在西安持续4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那段时间,也依然没有放松练习,有时甚至一天要练上十多个小时。剧本、制作、演员等全方位的努力最终打造出这部精品。

“要讲好中国故事。那么,陕西人先讲好陕西故事,各地也把各地的故事讲好,这样,大家就把中国故事都讲好了。”《司马迁》的导演陈强表示,“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9月17日

本期编辑:周梦爽

关键词:秦腔司马迁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