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河北桃树坪梆子腔传承人:如果有年轻人愿学 我愿倾囊相授

2017-12-11 09:01:25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邢台12月7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赵昊)“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在桃树坪村村前搭建的简易舞台上,梆子腔剧团正在上演梆子腔中著名戏曲《穆桂英挂帅》。随着二胡声起,桃树坪梆子腔第四代传人王书花明朗而刚劲的唱腔悠然而起。

演员在表演桃树坪梆子腔。 赵昊 摄

王书花是梆子腔第四代传人,学习表演桃树坪梆子腔,已有三十余年。据她介绍,梆子腔是因其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梆子腔”在清朝末年传入桃树坪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源于从陕西流传而来的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秦腔流传至此,村民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再融入本地方言和腔调,成为独具特色的“桃树坪梆子腔”。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再以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多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采用跳进,闪板形式,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而粗犷。

“想要唱好梆子腔,可不是件容易事。不仅需要好嗓子,还要有扎实的舞台基本功。”王书花说,她小时候学艺很是辛苦,早起练功两小时,白天还要给师父家干活,晚上再排练三四个小时剧目,吊嗓子、练台步、舞弄刀枪棍棒……每天要学得东西很多,一天下来,总是累得人困体乏。许多一起学习的同伴中途就放弃了。王书花咬牙坚持,终于得到了梆子腔的真传。

桃树坪梆子腔经过百余年传承,凭借着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至今仍深受村里老人们的喜爱。桃树坪梆子腔近几年也将曲目进行改进和创新,诸如《穆桂英挂帅》、《东家岭》、《寇准背靴》等50多个剧目成了剧团代表性表演曲目。每到春节、中秋、元旦等节假日,往往周边十里八乡的村庄都会前来听戏,这也成为桃树坪村的“招牌”。2016年,桃树坪梆子腔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梆子腔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

“说走就走的旅行”天花板竟在这幅画里

23-12-13 10:34:06《剡(shàn)溪访戴图》,黄公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