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揭古籍修复师的日常:耐得住寂寞 每天都如履薄冰

2017-03-06 10:17:26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手工技艺都有师徒传授的问题,以前师傅会留一手,现在是老师,会100%教给学生。”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的刘建明除了在馆里带徒弟还经常出去给高校和其他修复机构讲课。

谈到时下热议的工匠精神,刘建明想起了自己的师傅——“国手”李士达老先生,“虽然师傅已经走了20多年,但他们那代人身上执着与认真的态度对我影响特别大。比如他会为了找一张更合适的书纸花费三五天的时间,师傅补过的书你基本看不出补过的痕迹。要我理解什么是‘匠心’,不过一个‘真’字。”

和老一代师傅相比,刘建明觉得自己这一代人更注重创新。记得十几年前自己修过一套《西夏说法图》,因为是从民间收购而来,所以毁坏得比较严重。按照以前的方法,书中每一个碎片都要装在一个口袋里,挂上去,看起来非常不美观。后来刘建明自创了一个方法叫——挖镶法(大致是在书袋内垫一块纸,按照碎片的形状再另一张纸上裁剪好再补回去。)这样的补法既美观又便于翻阅。

谈到近几年新来的年轻人,刘建明很是赞不绝口,“虽然手工技艺凭的是经验,没几年功夫不行。但现在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更强,并且他们都受过专业的学科训练,知识结构也更加完整,毕竟修复工作是一门综合技艺。”

80后“海归”:

秀得了英文,修得了古籍

候郁然算是年轻人中比较有资历的一位。“记得6年前刚进馆时,师傅先让我学做‘新装’,就是模拟一本古籍的样子,学着订线、折书页、上封皮。等做书的过程都上手了,然后再学怎么补。随着接触越深,会发现可操作的地方越多,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不过,除了一般性修复工作,候郁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对西文善本的修复,这得益于自己的一段留学经历。在中央美院美术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毕业后,候郁然选择到英国伦敦继续深造,学习纸制品修复。

关键词:修复师古籍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