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70岁成都老伯花30年刻了55块先人板板

2016-06-28 09:06:0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谢礼恒

当七十岁的张应打开堆满房间的雕版,那股浓烈的冰片味扑面而来,着实让人有些震撼。这个在成都刊刻工艺厂学艺十年、随后又到体制外干了十年“旅游刻章”的老刻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一本中国书店出版的《红楼梦图詠》,而萌发了运用传统中国刻板的方式制印古版画的念头,没想到,这一“念”就干了三十年。

近日,他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刻制好的一套《成都·龙池坊》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在成都诞生,内含五十五块雕版木板,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花鸟、仕女、人物等几大门类。这也是世界现存的此类古版画雕版的唯一一套。

已经“封刀”的张应告诉我:“我期待作品问世后,业内能这样说:张应完成了一件对于古版画和成都古老印刷业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这套艺术集能按照古籍的方式付梓。”

心与艺

他没想到,“龙池坊”占了他三十年

“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文字和图案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和图案凸出,然后在上面涂墨,覆上纸,再轻轻一刷……唐代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2000张。”

常人都知晓,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印制的《金刚经》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唐代,成都是闻名全国的印刷业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琦在其《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一文中提到:在唐代所遗的版画中,有两件最具代表性。其中一件是1944年在成都望江楼附近唐墓中出土的,其墓主所戴空心银镯内的《陀罗尼经咒》是世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实物(目前藏于国家博物馆)。

此件版画约30厘米见方,经卷的中央印小佛像,四周环以古梵文经咒,共17行,组成圆环形。右边刊记残缺若干,大抵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近卞家×××××”等字。

“龙池坊”是成都古印刷业的代言符号,它象征着古老的匠心、高超的工艺和一群注定留不下姓名的传奇工匠。

古诗“鸳鸯绣出与人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说的就是封建社会的匠人传艺不传术。张应作为有着50年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在解析《陀罗尼经咒》的雕版工艺时都连称“无解”。一个平面金字塔形制的图案,周围全是小佛像图案,加上文字都是古梵文,中间层层格格的线条密不透风,循环往复,行话里这叫排列特异,无法找到哪里开始发刀,哪里开始挑刀,当时的技艺之高超、技术难度之大与巧思之缜密,世所罕见。

张应坦率地说,这门技艺目前可能都不好定义,虽然属于“非遗”的范畴,但又在传承中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裂和史料断层。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可准确承袭的技艺方式,也无法找到完整史料记载的工艺步骤。它如同一个闯关游戏,让张应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为了传承“龙池坊”的雕版艺术,可能连张应自己都没想到,最后他能沉得住气,花30年时间和十万巨资进行研究、摸索,最终完成了这部雕版艺术集。

“这个过程很艰苦,要学习绘画理法、技法,研究各类画的艺术风格,还要熟读、牢记画谱,朝思暮想,如痴如醉,终有一些领悟。为求整套古版画的精美,删改版达到三次。我想以刀代笔,尽量还原原画精妙的艺术风采。”张应说。

摆在面前的这全套木刻雕版,每一块都用一个定制的盒子精装。为了防腐防潮,涂满冰片,气味弥散开来,有一种人间脱壳的质感。

我轻轻抽出一块雕版,双手捧起,发现它居然很沉。那上面用现代的锋利刻刀传递着遥远时代的视觉信息,它类似于一种穿越时间的肉眼镜头,在经历了漫长的经验校正后,它的语气和描述方式似又未曾更改。每个观者在这些细密而惟妙惟肖的人物、山水、花鸟面前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我从张应的口中得知,作为一个匠人,每当清晨,他就在自己的客厅开始挥刀奏刻,如同在没有华丽布景的殿堂里舞蹈,只有被晨曦和阴雨的追光照亮。我端详着这些画幅精致的刻版,特别是11幅古代山水画名家作品,北宋郭熙、明代唐寅、清初画圣王翚……12幅宋人工笔花鸟图,以及清末画家马跆的12幅人物神仙图、12幅清《红楼梦》仕女图,它们统统都是镜像,映射着那些唯美时代的辉煌。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刀法、镌刻、拓印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是一套少有的系统表现中国绘画人物、山水、花鸟、仕女的木刻古版画艺术集。

一个可供参照的例子是“蜀宫乐伎图印笺”。上世纪七十年代,成都王建墓文管所(现为成都永陵博物馆)根据后蜀王建墓地宫乐伎石雕,经画家赵蕴玉绘出、冯建吴题笺,以木刻制成二十四乐伎图版画,用国画颜料水印成笺。由于印笺不够精美,包装也欠佳,当时售价为人民币五元一套,但就是这套现在看来颇显“粗劣”的印刷品,也特别受到外宾特别是日本游客的欢迎,当时销量颇大,供不应求。

难与易

十几年后,他也曾想过“放弃”

说话声音极大的张应清楚记得自己1962年进入当时的成都刊刻厂当学徒时的样子,带他的师父姓庄。十年后,他离开厂到外面混,帮人刻“旅游章”,很多外国人买过他刻的“产品”。又是十年,他看到一本《红楼梦图詠》,痴迷极了,连画带刻,印了十三套古版画册页,自己取名为《中国木刻珍本》,含“中国画谱山水图”、“宋人工笔花鸟图”、“清红楼梦仕女图”三册。

1994年,画册在人民南路四段即当时的四川省博物馆附近代售,两个月不到卖了7套,每套标价高达3000元,还不断有人在问。尝到甜头的张应迅速收回剩下的册页,开始着手更大的古版画刻制项目。

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到用“成都龙池坊”技艺,一是因为不了解,学术上还存在欠缺(目前的一些学术文献也未完全阐释清楚龙池坊的具体技艺),二是对中国画的认识还很粗浅。因为在木板上刻字易而刻画难,画面上的人物、兽鸟、草木、纹饰、山水、建筑等造型复杂,线条曲折转合,有些线条之间间隙极小,奏刀刻制时稍不留意线条即断而失却气韵。同时,越是精细的画面,对印刷所用的纸张和墨以及印刷工艺提出的要求就越高。

张应明白:作为这种不可名状的艰深技艺,其“艰深”在此刻的含义类似于苦修。由于原始的雕版技术早已被淘汰,复原此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官方也无心在此项目上多费周章。因此来自民间的张应,半学半猜式的刻版实践就显得颇为传奇。他要忍受时间的枯燥折磨,不断地从头开始。当然,就连他想冲动地潇洒一刀也不允许——他必须忠诚地复刻那些美好的山水景物,而不要自作聪明的唐突一枪。

据《四川简史》记载,南宋绍兴年间眉山官刻《宋蜀刻七史》历经宋、元、明、清,都曾多次付印,保存了几乎七百年,成为世界上保存最久的雕版,直到清嘉庆年间江宁藩库起火,刻版始被烧毁。

张应看到“这些雕版和创造它们的工匠,穿越时代与个人的秘密通道,以各自的阅历来保存属于各自的时间厚度,在不同的坐标上互相辉映”这句话,深为感动,开始准备刻版的木材。

材质对刻工来说至关重要,行业内都用梨木(北方喜用枣木,南方则多用梨木),因为它密度高、不易烂、受力性好、强度大,木质紧密。他跑遍了成都的郊县,一次次往回拉木材,找厂子加工成合适的规格,投资了七八万,中间扔掉的残次木材不计其数。

刻弄到十几年的时候,资金不够了,眼看着完成山水、花鸟、仕女三个类别几十块雕版后,再无力继续,心急如焚的张应曾动过放弃的念头,后来幸好得到一位资深古版画爱好者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

人与板

七十岁,他学到了“古人的寂寞”

张应说,刻书板是技术活,说高一点儿是“匠活儿”,而刻制古版画则是门艺术。从木料到木板,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刻板才是考验的真正开始。

刻工对刻板的理解往往始于对刻刀的理解。木刻行里有一句著名的行话:你刀磨得多好,你的技术就有多高。要刻好雕版,艺人对刀的琢磨和使用功夫堪比卓绝。好的刻刀有这样几个标准:耐用、锋利、对木料杀得深。于是,大多数有功夫有沉淀的艺人都会自己制作得心应手的刻刀。它既是武器,又如同恋人。

如今大学艺术学科里教的现代版画,多是西方现代版画那一套,与中国传统刻版是两回事。要把画稿转到木板上,是一道颇不易的工序。传统方法是:先将画稿正面反扣贴在木板上,待干后,再把纸弄湿,用拇指将宣纸表层纸浆搓去,直到薄如蝉翼,刻透出墨稿清晰的图像。刻工连纸带木一刀下去,准确无误。雕版匠人、木刻艺人用刀的技艺,带着对中国画的真诚崇拜,他们循着历代国画的笔墨感觉、皴法、画法、理法,用心领会,以刀代笔,客观而又适度合理地创意,把那股书卷气和雅致范儿表现出来。

古版画艺人和现代版画工作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必须又会画又会刻。作家、文学史家和收藏家郑振铎曾在《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说:“古代之版画,刻工即为画家,故图式多简率。或摹写实物图形,或勾勒前人旧作,或凭其想象创绘画幅,无一大画家之作品,亦无一大画家曾专为版画作图者。”

张应一开始并不会画,于是,《芥子园画谱》、《三希堂画宝》和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贺天健著的《学画山水过程自述》成为了他几十年的老师,他还反复观摩甚至临摹中国古版画中的辉煌巨作《环翠堂园景图》。

他要了解大家原画的技术与艺术层面的所有难点问题:疏密、散聚、阴阳、虚实、书法、堆叠、气韵……“由于刻工要对中国画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心随手追,毫无杂念,才能有所领会。”

30年下来,张应说出自己的心得:古版画体现了古代的画家、刻匠头脑的智慧,心身的协应,专注的情态和毫无私心杂念的坚持,耐得住寂寞,才出得了精品。“在刻这一部分,它的难度在于你必须深入了解你所刻的内容,分轻重。刻人物画,人物的眉眼、神态尤为关键;刻山水画,各种皴法的应用,虚实的组合,气韵如何,要用刀刻体现出来……”在“印”这一环节,“要对中国画的颜料了如指掌,还要了解纸张的脾性、干湿的分寸、滚筒的推送力度。”张应坚持选用国画颜料,有稠度,不用油墨,“用油墨就没了中国味。”

艺人与刻版,互相创造着对方,岁月无惊,匠心有意。

关键词:版画雕版印刷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