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日本为什么不道歉?因为他们学错了王阳明

2017-09-20 08:48:26    新浪博客  参与评论()人

导语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我们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就是九一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意两国从来没有否认曾经的法西斯恶行,并且可以真诚的认错,道歉,但是为什么日本却很少为当年的侵华罪行做出真诚的忏悔和道歉呢?

从思想上来看,恐怕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王阳明的过程中误入了歧途。

日本:真诚到极点就不会有错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他们一直都在为当初的行为道歉,现在只要查证到任何受害者,就赔偿、道歉、认错。最近一次道歉,发生在2017年1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参加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2周年纪念日活动时,还在不断强调,德国在二战中迫害屠杀犹太人的罪责不可否认与遗忘。



但当时同样是法西斯国家之一的日本,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让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到现在依然不道歉,照样参拜靖国神社,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错。



日本社会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讲的是“致良知”。在他们看来,致良知就是当我真诚到极点的时候,我做的判断就一定是对的。

在日本社会看来,他们确实真诚到了极点。不论是军人还是日本各界人士,都是在服从于天皇的指令,拯救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帮助亚洲其他国家。

“是战争就会有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但我是真诚的,真诚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以我们是没有错的。”这些话,是1981年12月7日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和日本同学辩论的时候,他亲口说的。而那天,是珍珠港事件40周年。



王阳明和“致良知”



王阳明是明朝中叶的学者,近年来被给予较高的评价。王阳明十八岁时遍读朱熹的书,看到朱熹说“格物”要做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于是每日清晨在庭院中“格”(穷究)竹子,研究竹节里面的结构,结果没几天就劳思致疾,病倒了。

王阳明由此觉得此种向外穷理之路不通,于是改循陆象山的途径,向内探求本心,发展“心学”,提出了“致良知”的修行理论,造成广泛影响。

“致良知”一词是“良知”和“致知”的结合体,分别出自《孟子·尽心上》和《大学》。

“良知”原意是良能与良知并举,前者是不学而能,后者是不虑而知。“良”代表天生本有,而没有道德意义,但是以此为基础,才可能推出亲亲之“仁”与敬长之“义”。

王阳明依此提出新解,他说:“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致知”原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之一。王阳明反对朱熹以致知为向外格物穷理,于是转而以致知为向内要求正心。

致知加上正心,心即是良知,如此一来,就成了“致良知”。

阳明心学究竟有何弊端?

1、王阳明早已过世,但万物依然存在

王阳明是唯心一元论者,在他看来:“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传习录》)

这种观点放在知识论上,就是主张离开主体便无认知活动,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放在本体论上,要说明万物之真实存在,则难以让人信服。

阳明早已过世,而万物依然存在;若使人人皆成阳明,则谁所见之物为真?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2、良知只是对善的要求,不代表“善”

从理论学上分析阳明心学,则困难更大。

譬如,二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或同一个行为的判断针锋相对,但二人皆宣称自己“致良知”。那么,我们要如何裁定是非?所以评判标准就很模糊,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的弟子和后学会提出“满街都是圣人”等奇怪的说法。

他们把人性想的太好了,只看好的一面。虽然“人人皆有良知”,但是良知不代表善,良知只是对善的要求,说一个人有良知,并不代表这是好人,只是说这个人不做好事或者做坏事时,心里会不安。

有良知的人也会做坏事,明知不对,但他还是会做,因为他会考虑到利害,会考虑现实的需求。所以孔子、孟子不说“良知”,他们只说“修养”,因为人性有弱点,不好好修养,就会损人利己、以私害公。

3、良知各有不同,有精明与粗昏之别

如果人人皆有良知,也皆有成圣的可能性,但是为何世间圣人极少?这就涉及修炼了。

良知有精明与粗昏之别,人生下来就有气质之性,良知有如明月,私欲则如云雾,私欲遮蔽良知,人生一片漆黑;把云雾去掉,才能恢复清明。

王阳明说:“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

若是精明到阳明本人的程度,其效果令人惊讶。但是问题是:大多数人的良知恐怕都是粗昏的,所以难以达到他的程度。

程朱理学受到的批评是“支离”,陆王心学受到的批评是“近禅”,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肯定自己是儒家,其目的都是要使人成圣,并且为了成圣都需要努力修养德行。

但无可奈何的是,二人都没有真正发挥孔子和孟子的人文理念。

结语

日本在学习王阳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们今天要学习真正的、完整的儒家思想,上上之策还是回归孔子和孟子的原典,把朱熹和王阳明暂且放到一边。等有一天把儒家思想彻底掌握的时候,再效法两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把儒学发扬光大。

关键词:九一八儒家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