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大校内文物遭严重破坏 百年校钟里面全是涂鸦

2017-08-29 15:56:02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记者从北大保卫处了解到,今年暑假,北大每天接收的游客最高时超8000人,远远超过校园的承载量。

散落文物不妨集中保护

现在,北大内部还有海晏堂流水槽、半月诗碑等散落文物。特别是乾隆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月诗碑破坏严重,且有不少刻字急需妥善的保护。

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成立于2013年的学生社团。会长程振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慈济寺还没有被护栏圈起来。很多游客还以为那只是个门洞,刻字情况特别严重。学校加装了护栏和‘保护文物’的标识之后,刻字的现象大幅减少。”

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对校内的30多处文物建立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贴出二维码,链接到有介绍说明文字的网站。“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能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据悉,燕遗协会还设有讲解队,在解说校园历史和文物的同时,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研究生奚牧凉,一直关注公众考古与文物保护。他表示,文物保护方式有两个维度,一是具体的理化技术,包括对文物理化指标等状况进行监护以及理化性的维护。另外一个层面是,在这些技术之外,如何对文物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这可能是中国文物保护现在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因为我们的技术并不一定差,但是因为更多人治的问题,比如欠缺妥善的保管、缺乏管理相关团队、管理科学还不够细化等原因造成了文物损坏。”

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岗告诉记者,对于校内文物的管理,北大校方应该在文物旁边都立上说明标识,说清楚这个文物的来龙去脉和价值。这样更多游客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保护校园里的文物了,这对游客也是一种教育。 对于散落在学校内的小型文物构件,王岗老师表示,这些散落的文物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文物。建议北大把它们集中起来,设立一个文物园,既便于保护,也便于介绍。 “分散保护对校方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如果移动对文物价值没有损害,就应该把他们移动到一起,并立好说明标识。”

实习记者 谢宇航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