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完美落幕,既没有再颁错奖,也没多少爆冷赛果,譬如最佳动画长片就由赛前大热《玩转极乐园》(Coco)夺得。不少媒体形容为"众望所归",赞扬彼思动画制作室(Pixar)凭此作品,第 9 度赢得这项殊荣。只是艾美奖得主、美媒 Fast Company 娱乐及流行文化记者 KC Ifeanyi反问:“为何当独立电影常获小金人垂青,动画界却仍原地踏步,至今还是由迪斯尼和彼思垄断此奖?
最佳动画长片这个奖项,在奥斯卡的资历尚浅,从 2002 年开始才颁发。而在这 16 年来,迪斯尼与彼思共获奖 11 次。诚然,《五星级大鼠》(Ratatouille)、《太空奇兵.威 E》(WALL-E)和《魔雪奇缘》(Frozen)这些得奖作品,均在美国甚至全球叫好又叫座。不过 Ifeanyi 质疑,若是一套动画要赢得奥斯卡,需要讲述伟大的故事,还要取得主流的成功,那为何在评定最佳电影时,又不采用这套标准?
Ifeanyi 指出,过去确有很多主流电影夺得这项最高殊荣,包括《铁达尼号》(Titanic)、《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及《帝国骄雄》(Gladiator)。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大型制作被指遭受冷落,例如好评如潮的《蝙蝠侠 —— 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而近年入围最佳电影的作品,一般规模较小,譬如《星光梦里人》(The Artist)和《焦点追击》(Spotlight);反观最佳动画长片,情况却完全相反。
在今届的提名名单,相比《情谜梵高》(Loving Vincent)和The Breadwinner这些在动画圈内深受赞赏的作品,以及《波士 BB》(The Boss Baby)和《快 D 啦牛牛》(Ferdinand),由迪斯尼发行、彼思制作的《玩转极乐园》明显大热,最终亦能胜出。但 Ifeanyi 认为光靠迪斯尼/彼思和梦工场的获奖作品,无法反映动画可能的深度,因为普罗大众甚至有权投票的奥斯卡会员,对次类型(subgenres)动画涉猎有限,而迪斯尼的合家欢类型却是大家的舒适区。
2015 年度最佳动画长片得主《安诺玛丽莎》(Anomalisa)的导演之一 Duke Johnson 指出:“明显的问题是,动画仍被视作一种类型,而非可以讲述任何类型故事的媒介。”就连奥斯卡似乎也营造误解,令人以为获提名的作品,都是可爱又奇幻,而最终为儿童服务。“我不认为,人们明白那些基调不甚明朗的动画在做甚么,不觉得值得像对待真人电影那样来判断动画片。很多独立动画只是不符合外界对动画的狭隘认知—— 以为动画定是适合所有人观赏。”
无可否认,部分合家欢动画也有深度。迪斯尼与彼思就以《反斗奇兵 3》(Toy Story 3)、《冲天救兵》(Up)和《玩转脑朋友》(Inside Out)证明,谈及较为复杂的成人情感也可成功,但这些作品始终是面向儿童。《情谜梵高》的导演之一Hugh Welchman 指出:“过去,动画片在奥斯卡肯定弱势。大部分投票的会员都是拍真人电影,对动画片没那么大兴趣。而我们这个媒介则全由家庭式动画主宰。”
除此之外,影响奖落谁家的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拉票预算上,大品牌与小公司的庞大差距,而The Breadwinner 的发行商GKIDS 明显属于后者。公司主席Eric Beckman 表示:“在提名阶段,大部分成本较小的动画都获得支持和关注,但到了要分胜负那刻,则在于一个钱字。”他指出:“部分大厂的赛前拉票预算,往往超过我们买片和发行的预算 50 倍,要赢就要花点钱。”
相信你会反驳,奥斯卡会员在投票前,肯定看过所有入围作品,那又何来宣传多寡之别?Johnson 却直言:“很多投票的会员都没看遍全部提名电影,而动画片是其中一个最不可能被完整看过的项目。”他指出:“有些会员会投给子女最爱看的那套,其他人则投给最有可能看过的那套,因为每间戏院都有上映,又有大量宣传。更何况,那套动画让他们或笑或哭,又有向来喜欢的舒适均称美感。或者他们就是不想要一些挑战思维、或令其步入陌生领域的作品。”
去年,奥斯卡改变最佳动画长片的投票规则,放宽让所有会员选出提名作品,而非像其他奖项那样,由指定委员会决定提名。然而,此举让许多非动画业人员加入投选,而这些人多半会选自己或子女看过的,譬如迪斯尼/彼思的作品。Ifeanyi 认为,今届《波士 BB》和《快 D 啦牛牛》能获提名,反而较受好评的独立动画片,例如The Girl Without Hands或者Birdboy: The Forgotten Children 却无缘入围,可能就是基于这点。
Ifeanyi 相信,动画界需要的是另一套《千与千寻》,一套能够夺取最佳动画长片的非美国主流作品,让人想起动画可能存在的广阔范围。Welchman 亦表示:“我们需要一套突破的作品。假如《情谜梵高》胜出,那将有所改变,或有更多面向成人的动画面世。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些一次性事件,然后突然有大量制作亦获开展及投资,让动画这个媒介有更多变化,而并非纯粹为家庭或儿童服务。”虽然《情谜梵高》还是输了,但谁知明年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