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既有远大的志向,又扎扎实实,不走捷径,前进的步子宁可慢些,决不急于求成、浅尝辄止。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经写过《从最远处走向辉煌》。几何学有一个公理——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短,但仔细追寻马连良早年的艺术足迹,会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在几个重大的转折处,他的取向都呈现出曲线运行,即使具备直行的条件,运行轨迹也是曲线状态,给人以舍近求远甚至有时走回头路的感觉。
最早的一段,始于他从富连成科班毕业出科。按学员的普遍做法,凭借他在科班里已然崭露头角的初步资本,在京城戏班谋求一个位置顺理成章,且前景可期,但他竟毫不犹豫地随三叔马昆山千里迢迢地南下福建了,一去就是一年多。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远离京剧的大本营,风土人情、语音习俗都和北京存在很大差异,地方剧种非常活跃,京剧的观众面相对较小,在人们心目中不是出名角的地方。这是他的第一步“舍近求远”。
等到一年多过去,他又有了出人意料的选择,“曲线”调头转回北京,要求重回富连成学艺,让主持班社的叶春善、萧长华两位老先生深感意外。那时的科班没有研究生班,他也不是想请名师、学名剧,而是要求再学点儿以念、做为主的戏,配角的戏。两位老先生破例答应了,同意特例特办,他晚上可以不和学员一样住在班社里,年限不拘,什么时候觉着行了,随时可以离开。他则表示听先生们的,什么时候看他行了,再出科。
于是,他重新入科再修,边学边随班演出,又是三年之久,直到叶春善发话,说他确实行了,他才第二次告别富连成,外出正式搭班。如果加上去福建的一年多,那么他出科伊始的前行轨迹,就有将近五年是曲线运行,后面的三年似乎还是走回头路,或原地踏步。五年,初出茅庐的五年,他的做法是否属于无谓的徘徊和耗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