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18年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与手法,可发现当前作家创作呈现的一个趋势——现实主义与先锋主义不断走向融合。
回顾40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在过去,无论是题材、体裁还是创作方式,现实主义小说和先锋小说都长期处于泾渭分明的状态。然而在当前,在一部作品里,可以看到两种创作方法的融合——这使得中国的长篇小说既具有传统的根性,又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现代性,阎晶明说。
李洱的《应物兄》甫一出版,就受到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
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繁华认为,这是一部故事性非常强的小说,但又有一种看不见的先锋意识,作品通过描写知识分子的人生,将知识界与现实的各种复杂关系通过不同的“行为”和“表情”体现出来,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
“而张平聚焦反腐题材的《重新生活》,不再将重点放在贪官如何贪腐与权色交易上,而是将视角放在更令人思索的贪腐文化上,这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升华。”孟繁华说。
90岁高龄的徐怀中,为读者带来了一部《牵风记》。小说以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为背景,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军旅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的妙处在于集成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即国风传统和奇书传统。奇书传统使得《牵风记》具有戏剧性,国风传统又将叙事拉回现实,呈现返璞归真的风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对记者说。
梁晓声的《人世间》一如他既往的作品,于人间烟火处显担当与深情。
这部小说写的是北方某个城市普通家庭几代人50年间的生活历程,主人公虽然都是小人物,但同样正直善良、自尊自强。人性之光熠熠生辉,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白烨这样评价这部力作。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呼唤下,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创作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涌现出了《初心》《灵与肉》《归去来》《楼外楼》《美好生活》等精品力作。然而在当下的荧屏上,现实主义还不是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