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义先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三江源是我国母亲河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3500多米,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生物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那里自然景物千奇百怪,千姿百态,景色绮丽,水草丰美,民风淳朴,是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集居地。那里的冰川湖泊、山水林木,以及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都曾给画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牧区的每一个角落也曾留下他的履痕和心迹,这一切都使他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用笔墨描绘少数民族生活的渴望。
同时也产生了热烈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三江源厚重的文化底蕴、自然景物,以及亘古不变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还有经过数千年演练的民族精神,所有这一切都给他的艺术成长带来了丰厚的文化营养,从而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同时也成就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使他领悟了大自然生命的奥妙,也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及欢乐。我们从其《高原之舞》、《塔吉克族舞》、《高原吉祥鼓》等作品中就能看出其直觉感性的生机和韵致,以及洋溢着民族生活的气息和情调。
我不熟悉周志义先生所走过的艺术历程,但我可以肯定那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清楚。应当说这与他的苦苦追求是密不可分的。在他的作品《酥油飘香》、《情系唐古拉》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分明看到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清新和悠然的意境,用笔疏朗、洒脱,用墨氤氲淋漓。既有任百年灵动的造型,黄宾虹笔墨之苍润,又有赵之谦花鸟画的圆韵丰盈。画为心迹,笔随意转,这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间,应当说这就是写意人物画在水墨表现上的一种创新,同时说明画家所表现的现实生活与自然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周志义先生应当是胸襟旷达,激情四溢的画家,他总是立足于传统与现实,艺术与文明,追求与责任的高度,深入高原的每一个少数民族,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写意刻画,不仅画出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调,而且表现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快乐。可以说先生的作品,不仅挺拔其质,而且高旷其境,雄浑激昂,线面交响,透示出画家本身真诚豪放、清新雅逸的内在素质。
纵观其画,可以看出,周志义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画家,他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通过对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探索,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提炼素材,积累能量,转换成艺术理念并注入强烈的个人情感,从人生的角度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中找到能表达画家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尽而表现鲜活的艺术形象。墨、色、线地变化是产生美感效果的重要技法,而周先生正是通过墨、色、线地不断变化,化无奇为奥妙,化平淡为神奇。可以肯定的是在周先生笔下,墨与线是灵动的、厚重的。
画家通过遒劲的线条与墨色的合理变化,把少数民族生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把中国传统线描的节奏韵律和西方绘画丰富的色彩语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墨、线、色的巧妙融合,描绘出一幅幅表现西北风情人物的优美画卷,再现了少数民族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其构图整体大气,笔墨厚重凝练,色彩明快雅致,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刻画细腻深刻,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收到极强的艺术效果,使观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另外,其人物造型夸张有度,笔墨飘逸灵动,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赞誉。充分彰显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如作品《土乡绣》、《高原春早》、《酒歌图》等。
一个优秀的画家,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学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并大胆地融入西方艺术的精髓,才能寻觅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和自己的笔墨语言。周志义先生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他追求艺术的热情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能假以时日,想必他的画作定能翘楚在当下良莠不齐,杂陈五味,鱼龙混杂的画坛,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可以说既是断魂之日,也是快乐嬉戏之日。
艺术简介王绍武,男,1953年1月生于河北省固安县。毕业于河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固安画院院长,王绍武艺术馆馆长,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特约画家,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