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拍出了食欲,也拍出了乡愁,是一种与当下中国人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在进影院之前,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怕它会像《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那样,美食太少,空有一副民俗集锦的说教;二是怕它变成不伦不类的综艺大电影,2014年5月,央视和浙江东海集团宣布电影版《舌尖上的中国》正式启动,东海集团董事长倪政伟曾表示,电影将是一个爱情故事,将给大家带来“精美美食画面,博大人文情怀,还有大明星演绎的曲折动人的故事”。
还好,这部纪录电影的“主角”只有美食,而且品种丰富,不仅仅只是央视新闻与央视春晚里的饺子。
在《舌尖上的新年》配套书中,作家萧春雷代为写序,题为《所有人奔赴的晚餐》,开头便写道:20世纪90年代初,央视春晚最红火的时候,电视里年复一年的“过大年,吃饺子”广告,配以红红火火全家包水饺的场景,让我这个自小生长在闽西北山区的中国人深感自卑。为了年夜饭,一向很有主见的母亲也失去了自信。按照电视上各位主持人和嘉宾的说法,年夜饭再丰盛,缺了饺子,过的仿佛不是中国年。
回味全片便能意识到,主创人员有意要回避主流媒体在做年节新闻时必然提到的食物,比如饺子。即便是讲到蒙古族过“白月节”(查干萨尔,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是特意拍摄一个祖上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中国的布里亚特家庭,做的不是烤全羊,也不是奶豆腐,而是象征岁物丰成的“乌日木”(大致是奶皮子的意思,这是布里亚特蒙古族独有的,其他蒙古诸部皆无此食品,而且知者甚少)。
在一篇通稿中有这么一段——制作团队从2014年10月开始,先花了两三个月调研,辗转腾挪行径35个地方,寻访到60多种美食,拍摄了10000多分钟素材,最终85分钟的成片中呈现出24个地点的43种美食。剧组8个人还带着30个箱子挤过春运。有时,一道制作繁琐的美食,就花上十几个小时持续拍摄。《舌尖上的新年》导演陈磊曾表示:“走了这么多地方,拍了这么多美食,见过这么多把食物做得很好吃的人,我发现他们都特别热爱生活,特别认真地对待生活。”
的确,本片导演陈磊、邓洁思路明确,推到前台的永远是食品,美好的生活则需要观者细细咀嚼。或许,能有如此感悟与陈磊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他在上海出席活动时用“沪普”介绍:我爸爸是一名厨师,所以小辰光每到过年,家里的亲眷就侪到我家来,吃我爸烧的菜,大家把菜全放在圆台面上……
从准备食材到烹饪食物再到摆菜上桌,这恰是本片最能勾起观众味蕾的地方。每一次看到老人家用心准备着年菜,便能涌起童年过节的美好记忆。
然而,这些记载着遥远家乡的过年食物,却又能感受到某种淡淡的忧愁。全片看下来,那些费时费力用心准备年货的,几乎全是老人家。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年轻人实在是没有多少闲暇去准备过年的滋味,春节已算是好的,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还有清明的青团、重阳的糕,还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自己去制作,超市里有现成的,何况现在网上直接就能订购成品、半成品送货上门。
正因此,在电影结尾,能让人食欲大开的李立宏说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春节将成为一个日历上的符号。”它成为一个后现代的消费日,与吃有关,但食品的采买、制作过程不再与大多数人有关联,况且,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家用日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