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影视页面 > 正文

担当时代责任的早期中国电影

2019-05-22 10:15:37    中国文化报  参与评论()人

丁亚平

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影响看中国电影的发展,早期中国电影于激进反传统文化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是落在时代的后面,但是,从提倡新文化、反封建、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时代变革要求与倾向而言,早期中国电影未必落后。无论在新剧界还是在电影界,郑正秋这样的文人都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与荡涤的。如郑正秋关注妇女命运,是“最早通过艺术方式提出妇女问题的”。柯灵对郑正秋、张石川编导创作的《难夫难妻》充分肯定,认为这部短片在时间上比后来影响极大的胡适的著名独幕剧《终身大事》还早6年,也比后者更有深度。

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虽然并没有改造社会的宏大叙事与理想,但把这样的激进理念和思想推向大众,使电影成为广义的教育,这种先锋性在短片期即已萌芽和不断成长。在早期电影发展中,追求感官刺激的娱乐性、追求大众性,被贴上代表都市大众和民间性的标签。

茅盾等人对此曾有过尖锐的批评。早期古装片、神怪武侠电影围绕“忠孝节义”来组织情节“宣扬封建迷信、毒害儿童”,电影主题、题材选择和叙事被斥为“乱七八糟”,沦为一种文化混杂的消费方式。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走向大众化的内在驱动基因,它在事实上也成为人们关注与思考的一个焦点。新文化运动之前即已启动对风靡全球的“西洋影戏”的引进,这是和输入外来文化一样的为时人称道的受欢迎和激励的新生事物。电影与外来文化输入,既展现为一种文化断裂,又与传统之间存在一种自觉而复杂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电影和新文化运动不仅完全未曾绝缘,甚至是同步发展的。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作为一种感知反应场,反向性地驱使饱经忧患的早期电影人积极投入到历史潮流和时代的叙事中。爱国题材大批量生产,成为无声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来的电影创作演进看,以人为本,思想开放,通过电影这一公共媒介敏感传递现代感,使早期中国电影有了更多观众,更大影响。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