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新生事物,既具展示功能,又不断拓开自己的叙事功能,除了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外,更得到青年知识分子的热情推动。取法国外、喜欢西洋的科学与美术的但杜宇,创作上带有探索的特点。他的影片《海誓》讲述“秀外慧中”的农村姑娘路遇盗徒而得到贫苦画家相救,二人由此相识并坠入爱河,最后终成佳偶。《海誓》可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爱情片,歌颂自由恋爱。1922年1月23日,影片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戏院首映,盛况空前,舆论评“卖座之盛,超过舶来片”。
“五四”时期,破除迷信要科学、反对旧礼教而要男女自由恋爱、批判旧道德和倡扬新道德之萌芽疯狂生长,成为电影创作最强音。第一代和第二代电影人,聚焦底层生活,着意表现电影和人生的普遍联系。上世纪30年代的影坛开辟了一个时代,“使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合流”(柯灵语),左翼电影关注现实,拍了《女人》(史东山编导)、《姊妹花》(郑正秋编导)、《神女》(吴永刚编导)、《桃花劫》(袁牧之编剧,应云卫导演)等影片,骨子里其实很现代,因此呈现出耀人的光彩。
1934年吴永刚编导处女作《神女》成为代表性作品。吴永刚曾说他的这部影片,是把妓女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疾病”来展现的。这和鲁迅笔下的狂人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有着相似的批判意义。影片关注现实,通过“妓女叙事”传达的,正是底层女性无声的呐喊与抗议。“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家郁达夫(《茫茫夜》《秋柳》)、老舍(《微神》《骆驼祥子》《月牙儿》)、王统照(《湖畔儿语》)、丁玲(《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沈从文(《丈夫》《水手》)等人的作品,对在旧社会生活困境压迫下的妓女生活都有所表现。电影和文学互动,反映了新文化和新文学创作上文化叙事的共通趋向。这和当年出现的把电影指认为赚钱工具和消遣品的批评并不一致。
应第四十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邀请,为期3天的“开罗中国电影之夜”电影展26日在埃及开罗拉开帷幕,将展映4部中国电影。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石岳文、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等近百位中外嘉宾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