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几代画人结伴写生,谈兴所至,碰撞出新观点和诸多的老掌故。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江山如画,画者何能。唯有外师造化,或可中得心源万中一二。时代变迁,一日千里。美食美景,作何抉择,若画无新意,衣食何益?唯有不懈努力,才会微有进步,不虚此生。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年3月12日,由中国文促会指导、北京市景山公园管理处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协办的“紫禁之巅·高山流水——李祥霆书画艺术展”在北京景山公园观德殿正式开幕。
樊州先生隐居终南山,沉浸在书画和音乐的世界,长达二十余年。终南山挺拔的山脉,清澈的水域,澎湃的松涛和舒缓的流云,造就了他的独特艺术风貌。
作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柯伟业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与宗教史跨学科的研究。近期,他凭借其研究成果在全球9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研究基金的获得者之一。
本次展览是建国以来,安徽首位女性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大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策展人。
郑板桥是一位从贫苦家庭中走出来的杰出艺术家。其《刘柳村册子》自述道:“板桥最穷最苦,貌又寝陋,故长不合于时。”而他一生发奋自雄,素有诗书画三绝之誉。郑板桥题兰竹石图曰:“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的绘画题材很窄,在有限的题材中,通过诗文抒发了极其丰富的思想。他自述:“板桥作画,家数小小,兰、竹、石而已。”郑板桥是画兰竹石的专家,在兰竹石题材绘画中,以诗文寄托了处世为人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