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频道专访文/安绮摄影/李云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的诗句,描述的就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2019年4月,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在北京进行了全球首演、暌违大舞台三年多的李玉刚,以古典“四大美人”中王昭君的形象,再一次惊艳回归大众视野,也令“和平使者”王昭君为宁息战乱而出塞和亲,给草原带去中原文明、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这段历史佳话,重新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摄影/李云鹏
近日,环球网文化频道特意探访了李玉刚的工作室“玉空间”,那里不仅珍藏着陪他走遍全球演出舞台的华美“战袍”和宝贵的照片资料,亦是《昭君出塞》的创作研讨地,更是他为自己多年来热爱并追随的中国传统文化而精心打造的一片天地,希望能在此分享大家所共同所追寻的美学感觉。
幽雅之境,光影婆娑。空间里陈列着的书法、水墨、古琴、禅与茶、非遗手工珍物......让我们惊讶地看到在幕后有着丰富人生内涵的李玉刚。
他说,内心当中一直有一个驱动,骨子里还是希望能够为传播中国的文化做一点事情。“演出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连接,我通过演出去研究中国的历史、也以这种方式跟很多人走得更近,最重要的是所有人可以通过我的演出去感受中国的文化,故事背后透露的都是传承。”
《昭君出塞》剧照
演绎“昭君”,是自我内心的写照
事实上,在2015年《昭君出塞》曾在北京上演过一次,尽管当时外界好评如潮,但李玉刚却觉得“上一次着急了”。对于自己的表演、他认为可以更好,所以就算之前版本里的大部分音乐都是他亲自写的,也照样全部推翻重来,“这几年一直在准备,现在的《昭君出塞》全都是重新创作。量很大、难度也非常高,我们在整个美学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些挖掘。”
为了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再创经典,他和团队常常开会讨论到凌晨、没日没夜地排练。从音乐、舞台设计到服装造型无不精心打磨......直到六年后的今天,当他发觉每次在唱作练习时自己也都被感动了,才决定这是可以对外呈现的时刻。他由衷地表示:“每一个唱段,我真的都非常喜欢,它能够打动到我自己的内心。”
在《少年派》中,六六借林妙妙、邓小琪、钱三一和江天昊四个家庭的故事提醒中国家长们:家长逼着孩子进步,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你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阶层?
回顾人类的电影史,在那些光辉璀璨的伟大作品背后,还有着许许多多让观众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未竟之作。那些原本拥有天才的导演、顶尖的演员和一流编剧所组成的梦幻团队的电影,最终却因为种种因素未能上映的原因。
6月15日,“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品源自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这些作品流传有序,大多来自于自艺术家本人的继承人和其遗孀的继承人的代税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