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世纪时,东印度公司开始将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并被欧洲贵族们奉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与其一同来到欧洲人面前的还有各种精美的瓷器、丝绸。大批传教士将中国的各种文化、经典等带到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时尚潮流。
18 世纪的欧洲,人们依然在经受着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传教士们口中描述的中国是一片和谐美好、高度文明的沃土,让当时的西方人艳羡不已。
“太阳王”路易十四就曾在凡尔赛宫里举行舞会时穿着中式服装,坐在一顶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一片惊叹声,这一举动也让当时的贵族们争相收藏中国舶来的珍品,攀比现象蔚然成风,许多人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
在那时路易十四的财产目录里,已时常出现 “façon de la Chine”(中国式)或 “à la chinoise”(中国品)的字样。不过直到 19 世纪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禁治产》中,才首次提出“Chinoiserie”的概念。
你可以认为 Chinoiserie 是“外国人想象中的中国风”。18 世纪洛可可风绘画的代表人物,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就曾经创作过一系列这种风格的作品,《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是其中代表,引得当时的贵族们争相购买他的画。
弗朗索瓦·布歇《中国花园》
在弗朗索瓦·布歇的这些画作中,不乏中式凉亭、童子、纸伞等传统印象中的中国元素,并且在一些画中人物上还有中文拼音的标注,如 Con Foui(宫妃)、Thau Kiene(太监)、Chao Niene(少年)等,令人惊叹的是布歇从未去过中国,后人们猜测他应该是观看了大量被翻译过来并附有插图的中国画册,由商人、传教士们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创作了这些画。
Chinoiserie 的风靡,更是让同时期的一批法国画家专门以画这种(不伦不类)风格的画而出名,形成了独特的“中式洛可可”风。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著名的谍战大片“007”系列将在其第25部电影中迎来一个重大的变革:“007”代号将不再属于西方白人男性英雄詹姆斯·邦德,而将由一位黑人女性继承。
在申城剧迷心中,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几乎成为优质热门戏剧的代名词。纷至沓来的《哈姆雷特》《钦差大臣》《叶甫盖尼·奥涅金》《海鸥》……向观众展现了这个国家深厚又迷人的戏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