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语音乐走向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也的确有很多人把演唱会开到了国外。李宗盛却令人扫兴地说,“华语音乐到目前为止是没有办法输出的,不管我在纽约林肯中心或是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做演唱会,来的都是华人。”也许你会举出韩国鸟叔的例子,那不就是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吗?可是李宗盛说:“韩国那个骑马的鸟叔似乎变成了国际事件,可大家真的是在欣赏他的音乐吗?你觉得西方是在欣赏他的音乐吗?不,他们只会说:那个韩国兄弟太好玩儿了。”如果我们真的把笑料当成了荣耀,如果我们的音乐生活不在关注歌曲而只是关注人设,我们就不得不担心这块音乐土壤上到底还能长什么样的庄稼了。网友“黑吃嘿”在节目中留言说:“现在的歌都是因为人火才去听,以前听歌只是因为它好听。”可见李宗盛的担心,《见字如面》的担心,也是广大听众的担心。
这封信以戏谑的口吻说了一件更大的事儿
在《见字如面》第四季第一期《艺文志》中,也不都是这种大咖的响鼓重槌。青年演员李光洁上台,生动演绎了一封名叫“王左中右”的网友的来信。作者发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就是标题党用自己钟爱的文风,重新包装了多位大师,希望这些看上去冷门的优秀作品能够重新赢得今天的读者。
比如,鲁迅先生的精选集,书名叫《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胡适的叫《此去经年,许我一纸繁华》,沈从文的是《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郁达夫的是《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汪曾祺的是《一定要,爱点什么》。作者调侃说:“看看汪曾祺书名的这个逗号,加得多有灵性,多唯美,多葬爱?”
不仅仅是中国的名著被如此重装上阵,被作者称为“青春痛经文学”的标题方式,也同样落在了全球诸多文学大师身上。莎士比亚的精选集叫《如果世界和爱情都很年轻》,纪伯伦的叫《我的心只悲伤七次》,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作家蒲宁的书名居然是《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在节目中读出这封信的现场效果堪比吐槽大会。
但笑过之后,除了无奈,我们好像也没有多少愤怒。起标题的人当然是为了好卖书拉低了大师,但按理说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方式推广优秀作品,初衷总归是良好的,哪怕只是为了赚钱。如果你接着看看《见字如面》紧跟在后面的品评,就会发现真正的危机,是如此包装之后的确就真的更受今天的读者欢迎、真的就更能卖钱。网友“双拾同音”给节目留言说,“这不正是现在视频剪辑软件里那些配文吗?”
为向抗疫期间被迫宅在家里的亿万观众送去更多温暖,年度高分综艺《见字如面》第四季即将于3月16日晚上8点在腾讯视频惊喜上线。记者有幸提前看到了第一期节目,发现该节目不但裸奔,而且火力超猛。
前,令人期待已久《见字如面》第四季上线了公益先导片,一名西南大学外教菲利普用器官跨国捐献的故事温暖到了网友,著名音乐人小柯现场读捐赠者父亲写的一封信也令无数网友感动流泪。
商演暂停、Livehouse闭店,部分中尾部音乐人收入基本停滞,转向线上试水“云演出”。几乎是未曾有过的热度,音乐人如此高频率、高密度地涌入直播间演出,音乐现场依靠屏幕连接起了海量观众。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专业人士是这样子评价莫奈的作品,他形容欣赏莫奈的作品,不能太过于认真,仔细的通过对他作品的第一视觉感,去寻找春天的那一种感觉,那种感觉是一辈子不能忘记的,是最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