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书香望族张谦德精于鉴藏,“家藏珍图法墨甲于吴中”(《清河书画表》)。他博雅好学,十八岁即著成《瓶花谱》。他认为在花器选择上,“贵磁铜,贱金银,尙清雅也。”瓷器一贯是插花的首选,开口小、重心低,放置安稳的胆瓶最适宜书室摆设,其中被传为“神品”的五代柴窑、宋代汝窑到明代早已踪迹罕有,于是宋代官窑、哥窑、定窑和明代宣德窑等名窑被奉为当时珍品。以青铜器插花,在崇尚“博古”的晚明文人中也极为常见,除了铜瓶,古人用来贮酒的尊、罍、觚、壶等青铜器,带有天然形成的古旧锈色,也被世家清贵用来做花器。
明 陈洪绶 《铜瓶插荷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文人择瓶的爱好,进而影响了书画家的创作。陈洪绶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他的绘画作品沿袭了宋代文人的余音——博古之风,尤其擅画铜瓶插花。陈洪绶花鸟画中的瓶花或简古,或清雅,花器选择和场景布置相当考究,与袁中郎在《瓶史》中描述的场景颇为相似。《早年画册·铜瓶插荷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作于1622年,整幅作品干净素练,仅有一个造型细高的青铜柳叶瓶倚在画面左侧,瓶身自然斑驳的铜锈,表现出古意厚重,瓶中竹叶一簇、荷花一朵,莲叶把重心拉向右侧,这是陈洪绶较早期的作品,虽然只是一瓶莲花,但构图在古拙中透露新意,初看平平,细看运笔、设色、布局都是匠心独运,不愧为爱莲且精于画莲的“陈老莲”。仕女画《斜倚熏笼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描绘了仕女在闺中熏香的场景,她斜倚在竹条编织的熏笼上,笼下铜制的鸭型香炉既香且暖,塌前有顽皮小儿扑蝶,女侍低头屈膝注视,身旁的有一只插着木芙蓉画的铜瓶,显示季节已到深秋,细节生动曼妙。
明 陈洪绶 《斜倚熏笼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在插花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绘画产生了一种“清供画”题材,反映了文人的审美意趣、贺岁风俗和吉祥寓意。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文人阶层群体的扩大,清玩之风一时流行,大量文人雅士涉足瓶花领域,苏州地区沈周、陈淳、文徵明及其吴门画派留下了大量瓶花和盆景组合的画作。明陆治款《岁朝清供》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家以梅花、山茶、水仙为“花国岁寒三友”,另有石竹为伴,有岁朝春韶之意,散落着百合、柿子和一柄如意,取其谐音为百年好合、事事如意、福寿绵长。
明 陈洪绶 《清供图》
由王凯、江疏影等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本周正式登陆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该剧原名《孤城闭》,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因为出自“国剧良心”制作机构正午阳光,开播前便被寄予厚望。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新冠肺炎持续不下,全球确诊人数依然日益升高,在此时节,回溯人类历史上那些重大的传染病,艺术家们用画笔给后世留下最具体现实的画面,提醒着人们:永远对病毒报以警惕之心,唯有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