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小羊圈胡同的童年老舍

小羊圈胡同的童年老舍
2020-05-28 09:44:07 北京日报

小羊圈胡同的童年老舍

小杨家胡同旧貌。

小羊圈胡同的童年老舍

老舍在丰富胡同的家中。

小羊圈胡同的童年老舍

《四世同堂》的故事就发生在小羊圈胡同。

童年总是令人难忘的,我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童年是在北京小羊圈胡同度过的。

小羊圈胡同,现在叫“小杨家胡同”,在新街口南大街上,胡同口小得让人几乎发现不了。也许是因为叫小羊圈胡同不好听,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小杨家胡同。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详细描述了这条小胡同特点:“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漂浮着的东西才敢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小杨家胡同8号(当时的门牌为小羊圈胡同5号),第二天正是立春,家人为他取名“舒庆春”。老舍的父亲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第二年便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阵亡了,撇下母亲带着他和三个姐姐、一个哥哥艰难度日。没有了父亲的收入来源,勤劳的母亲就给人缝补浆洗衣服,勉强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贫寒的家庭,让老舍的童年在困窘中度过。住的是大杂院,房子是最为简陋破旧的矮房,没有玩具,夏天的时候,老舍与姐姐在树下一起玩儿泥饽饽、羊拐,这是他最钟爱的游戏。当时的生活情景,老舍记忆深刻,在后来的作品中描写过。没有钱买肉,全家人佐饭“夏天就是盐拌小葱,冬天就是腌白菜帮子补点辣椒油”。夏天暴雨如注的时候,一家人在矮旧的房子里“坐着等到天明,以免大雨压塌了房顶,全家人同归于尽”。

老舍儿时居住的胡同、大杂院里,住的都是巡警、车夫、工匠、妓女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因此,老舍对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性格特点非常了解,这段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老舍在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中记述自家的小院:“街门门楼是用瓦摆成了一些古钱的,到我记事的时候,可是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两扇门的破旧是不易形容得恰到好处的,大概的说,它们是瘦透玲珑,像画中的石头那么处处有孔有缝。自然这一点也无碍乎我们天天晚上把它们关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渐渐地,它的砖也都被撤去有它用,于是它也就安于矮短,到秋天还长出一两条瓜蔓来,像故意率俏似的……院里一共有三棵树:南屋外与北房前是两株枣树……两株枣树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当夏初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香的,甜梭梭的那么香。”

在小羊圈胡同的日子里,老舍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母亲,他这样说:“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那时,社会下层百姓家的孩子,哪有条件入私塾读书。迫于生计,男孩子在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被大人送去做学徒、帮工,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负担。本来老舍也难逃这样的命运,但是他却格外走运。一天,老舍家中的一位远房亲戚很偶然地来串门,老舍叫他刘大叔。见到老舍后,刘大叔问老舍的母亲,孩子多大了?有没有上学?母亲说家里穷,上不起学。刘大叔听到后便说:“明天一早我来带他去私塾,学钱和书费我包了。”第二天,老舍跟着刘大叔来到了陌生的私塾,拜了先生,开始了求学之路。

老舍曾说:“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后来老舍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就是位于北京西直门内南草厂胡同的一所高等小学堂。在这里,老舍度过了童年最美好快乐的时光,也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小学毕业后,老舍考入了全免费的北京师范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14岁时,他走出了小羊圈胡同,从此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热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小羊圈胡同。现在小杨家胡同住的都是普通人家,但院中的居民仍以老舍先生在此出生为荣。由于这条胡同在建筑和文化上的特色,小杨家胡同8号院和2号院已被西城区政府列入挂牌“保护院落”名单。(刘永加)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