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几朝帝王均对紫光阁功臣像有所添加,如道光八年(1828)图绘40位平定回疆功臣“绘像各员以四十人为率……”,《光绪十二年紫光阁功臣像》中的《曾国荃像》等,画像秉承写实主义风格,画面以“务须毫发逼真,装潢精致,克期绘成”为宗旨,功臣的服饰、配饰皆与本人身份地位相匹配。
“曾鲸派”肖像画“重墨骨”“烘染数十层”的墨色凹凸画法正是受到西洋绘画的启示而创造的,既区别于前人明四家,又不同于郎世宁等后来者,在晚明和清代的数百年中被广泛运用并形成潮流
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也有一种肖像画大放异彩,这便是“曾鲸派”(又称“波臣派”)肖像画。
彼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需求不断提升,相比人物故事画的衰落,民间肖像画开创了新的繁荣局面。尤其是西洋画的输入,引发了肖像画的新一轮变革。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居南京数年,当时流寓南京的肖像画家曾鲸(1564—约1647)受“能写耶稣圣母像”的利玛窦影响,“乃折衷其法,而作肖像,所谓江南派之写照也。”
曾鲸究竟为何人?《乌青文献》中记录:“曾鲸,字波臣,闽人来寓居乌镇竹素园,善丹青写照,妙入化工,道子、虎头无多让焉。里中属写者众,今皆宝之,以为名画,不徒因先像珍奉之也。”由此,我们了解到在一个小镇上曾鲸的名声已近唐吴道子。不难发现,当时即使一个小镇中也有许多人要求“写真”,且重视个人肖像,这些需求使曾鲸等明末写真画家有机会广泛游历于江南市镇。
关于曾鲸的肖像画风格及图式特征,有多处记载。崇祯壬午年(1642年),曾鲸与好友姜绍书于南京会面,其后姜氏完稿《无声史诗》,其在著作中评价曾鲸之作“磅礴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每一图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张庚在《国朝画征录》又云:“写真有二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傅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骨中矣,此间闽中曾波臣之学也;一畧用淡墨,勾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传法,而曾氏善矣。”这种“重墨骨”“烘染数十层”的墨色凹凸画法正是受到西洋绘画的启示而创造的,属明清写真画家三派之一的“描写渲染之曾鲸派”(俞剑华语)之技法,既区别于前人明四家,又不同于郎世宁等后来者,在中国肖像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晚明和清代的数百年中被广泛运用并形成潮流。诚如王伯敏所言:(曾鲸从西洋绘画中)“得到一些启发,但他没有去模仿,而是立足我们民族绘画笔墨基础之上,创造了既不同于西洋‘明暗法’,也不同于曾鲸以前的传统画法,而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凹凸法’,这是他了不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