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偶像打造模式的变化与媒介变革关系大吗?
高:《超女》时期当然以贴吧为主要平台,这算是国内粉丝文化的草创期了。很长一段时间,贴吧都是国内饭爱豆最主要的平台。后来,2009年到2010年的时候,微博出现了,贴吧本身也因为种种原因衰落了,优质的资源开始流向微博。微博也就逐渐取代贴吧成了最主流的追星平台。而且新浪有门户网和新闻的底子在,比起贴吧,它更加大众化,更加主流也更有整合性。
韩:微博出现之后,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更深入、更日常化。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最近微博新上线的“微博故事”功能。鹿晗6月23日随手拍摄一段朝阳门公园进出站视频,马上就成为首个评论过万的微博故事视频。这种介于短视频与直播之间的形态,虽然很像是国外社交媒体Instagram的Stories(故事功能)的翻版,但其携带的阅后即焚的即时感、半私密感、圈子文化,我认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重新塑造、定义着明星、爱豆与粉丝间的亲密感。与此同时,爱豆们也会根据社交网络上的动向而调整自己的路线。
隐身于网络部落里的“偶像工业帝国”
邵:谈到现在新出来的偶像,即使他们在饭圈里面很有名,很有商业价值,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帝国,但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们不太了解,这跟当年的全民偶像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很不一样。比如说鹿晗粉有多少,一般人是不知道的。这个爱豆帝国对于主流人群好像悄悄存在的一样。
高:鹿晗的核心粉丝,按照微博超级话题的数据,应该是几百万起步的。现如今鹿晗不需要天天出现在电视里,也不需要被所有人熟知,他的商业价值依然可以得到证明。这个证据就是他超高的网络数据,是几百万核心粉丝不断在网络上分享他的信息,带来的肉眼可见的巨大流量。与传统偶像明星通过影视、报纸这类“广播”渠道得到曝光不同,网络一方面无比广大,但粉丝圈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部落,如果不刻意观察,就很难得知他们的存在,但他们制造出的流量,又可以被轻易计算出来。
鹿晗
邵:我挺想问一句,鹿晗为什么那么火?
高:鹿晗曾经是韩国非常火的组合EXO的主唱、主舞和门面担当之一,经常在团队表演里站中间的位置。这意味着在韩国成熟的偶像工业当中,他有了最好的资源,最大的曝光。一方面,因为他是中国人,方便拓宽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资质的确出众,那张脸更经得起推敲,因此才会在众多练习生当中,被老板选中。当然可能还有很多我们无法得知的复杂考量在里面。
肖:并且,SM公司一般在一个阶段会主推一个男团,从最早的H.O.T、神话,到东方神起、Super Junior,接着就是EXO,最近最新的是防弹少年团。鹿晗的先例是韩庚,韩庚是Super Junior的前成员,在韩国积累了名气,他回来的时候是接着SJ和韩流在整个东南亚最鼎盛时期的影响力,所以即使他当时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太广,但却能支撑他直接进电影圈,直接拿最好的资源。除了鹿晗,EXO的其他三位中国成员也是类似的道理。
韩:EXO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成立的时候就看准了中国的市场,分EXO-M(中),EXO-K(韩)两个组合活动,专辑也是分韩国版和中国版,同时发行的。而中国的MV当中,基本上是中国艺人站在前面。在组合时的人气也为他回国后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先在粉丝。当然回国后,鹿晗也圈了一大批不喜欢韩系的粉丝。
肖:一个团里,成员站哪个位置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颜面担当才会站最中间,其他的队长、舞蹈担当、rap(说唱)担当都有固定的位置,这也涉及到整个团队资源的分配关系,“站位”是很重要的。
邵:这个资源顺序是资方决定的?
高:大部分是。但有一个不太一样的例子是AKB48总选举。选举的选票随CD附赠,买了CD的粉丝才有投票权(一张CD大约折合人民币50元),得票最多的爱豆,才能在下一个单曲MV里面站到中间。
邵:这个有意思,这就是把原本属于资本的权力让渡给粉丝了。
萌的是人格还是人设?
邵:要深入理解爱豆文化,我们需要界定一个重要概念——“人设”。你们萌的是爱豆的真实人格还是人设?
肖:爱豆组合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就是每个成员都有一个人设,有一个独立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衍生相关的周边,卖给粉丝。
高:其实这些都是数据库(依据东浩纪数据库消费的理论)里诸多萌属性堆叠而成人设。因为如果你粉一个专业演员或歌手,那么只要他的业务能力和才能过关就足够了,你不需要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对于一个爱豆,粉丝必须要知道他的基本性格,他大概是什么样的人,否则你无从想象与他的亲密关系是何种形态。正因如此,人设就成为了一个爱豆得以立足的根本。
林:而且理想状况是,每个成员的故事不能重叠,团队里的不同成员是负责主攻不同的细分市场的。与此同时,成员与成员之间还要有特定的互动关系,比如,CP、团队爱,等等。
韩:是的,像韩国SM公司打造一个偶像组合时,就会设定一个世界观、讲一个故事,把每个成员设定一种超能力,如EXO出道时每个成员都设定了一种超能力,鹿晗的专属技能就是:精神控制,这个技能与组合成员KAI的瞬间移动相对。
邵:如果说,人格,就是这个人确确实实是这样,那么,人设怎么与它区别?
高:人设一定是精心打造出来的,可以吸引某个固定的受众群体的,能够让粉丝喜欢,让他们花钱的。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老干部、禁欲系人设,就满足了刚刚涉足粉丝圈的一批高知、高收入女性的需求。对一个专业的爱豆来说,他做的所有事情,各种各样的行为举止,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他符合人设的要求。唯其如此,他的核心粉丝才能感到满意,持续为他付费。
林:每一位真实的个体其实都会比他展现出来的那个人设更加复杂,人设就是把你的人格当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拎出来,然后将其纯化、放大。
高:对,专业的偶像组合的打造模式就是这样的。偶像在出道之前,公司会去了解他,然后给他设计一套人设,包括在公众面前应该怎么表现,如何跟队友互动等等。当然,官方设定有时候也会崩。此外如果偶像的经纪公司,对他之前的职业规划感到不满意,也会对人设进行调整。因为所谓的人设,可能在某个时期的市场环境当中受欢迎,但过几年之后,也许就不流行了,这时候就会换一个人设。最经典的例子,可能是近几年诸多女艺人(比如刘亦菲、刘涛)忽然开始走“老公”路线,打造中性人设吸引审美取向较为开放的高端粉丝,尽管她们出道的时候,或是仙女或是贤妻的形象。
刘涛
韩:所以说人设更像是爱豆戴上的一层具有象征性作用的面具,有时因为影响力巨大,他们或许还要失去做自己的权利。而相对的,粉丝则是戴上粉丝滤镜,对爱豆的行为选择性的接受和进行阐释。
邵:那么饭爱豆的时候,你们是在饭他们的人设?
韩:我是。我相信自己是在通过人设饭爱豆,比如努力、笃定、勇气。更进一步说,还会饭他的“反差萌”,像吴亦凡外表是高冷人设,再多了解后就会发现他是一个身体不协调、偶尔犯蠢的邻家小哥哥,这种带有张力的类似反转属性的设定会让他形象更立体,也会让他更有“人性”,这也是一个不断确定边界的过程。我甚至一直相信: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一种“交换幻觉”和“相互误会”。
肖:我不是。几乎每个偶像在出道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官方定位的,红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就可以开始稍微“放飞自我”,展现自己的形象了。会有一个自我形象跟人设的,可以说是“分离”,也可以说是“融合”的过程,地位稳固了之后演自己就好了。
东方神起出道时成员年纪都很小(16~18岁),不仅对摄像头不熟悉,整个偶像工业也还不成熟,只能以相对保守的让大众更容易接受的人设来出道,而当人设需要改动的时候,也可以自圆其说了,把它解释成是他们随着成长而发生的自然的变化。后来就越来越接近他们本来的性格了,比如沈昌珉,由当年的卖萌少年,变成了现在的肌肉男,高冷又毒舌。可以说我们家已经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固定形象了,从初代爱豆,到鼎盛状态,再到后面无所谓人设,他们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高:我自认为不是在饭人设。因为陈伟霆还是很特殊的,他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偶像工业的产物。虽然他出身香港,又是以偶像组合艺人出道,但是那个组合实在是不红,公司不会费工夫为他们精心设计、维护人设(维护人设需要大量公关成本)。而且他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处在一个“不红”的状态里,我粉上他之后去翻他过往的一些资料,他籍籍无名时的为人处世和红了之后并无差异。
王:有人设都是事实,但是跟现实不完全一样。前面这些都是非常特殊的状态,跟一般的饭爱豆不同。偶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就是人设,连绯闻都是跟人设相一致的。我们家,非常安心地相信,偶像会一辈子演人设,除非他突然有一天从J家辞职,否则人设就不会崩。这是偶像的基本的敬业精神。
邵:从迷人格到饭人设,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我喜欢的是人设的话,其实是,主权在我,是我喜欢这一类的人,如果你不担当这个人设,我可以换一个人。而按照古典爱情的模式,我刚开始也可能喜欢人设,就是聚光灯之下恰好闪现的那部分,而我因为一个人设爱上这个人之后,无论他变成什么,我还是爱,这个人和我就连接在了一起。
把人格和人设分开,在文学上可以称为“元叙事”——原来,只有上帝,或者只有作者才能够知道——而现在大家都看透了内部,都知道这其实是个故事,但我们还是会选择相信,选择喜欢。在这里,确实可以看到网络时代一种本质上的民主性质,人民群众在行使消费者权利的意义上当家作主了。这个当家,首先是当自己精神的家。当年我们追星的时候,正是因为没有像人格——人设这样清晰的概念界限,所以会有很多人自杀、杀人。
高:对,就是因为我觉得你崩坏了,而我又在你身上投射了太多,你对我造成了伤害,所以我要把这个已经崩坏了的你干掉。这样的事件出现过不少。比如约翰·列侬被粉丝所杀的事件。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曾经有人夸赞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物就有一百零八个样子,而别的小说不管写两个人还是一千个人都是一个样子,我们回到红楼梦就发现它在水浒传之后更是把人物塑造的功力做得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