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介绍的对象基本都不合适,他们介绍的机会也跟需求不吻合。
由于双方不匹配,所以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七大姑八大姨们“热心肠”的那一面开始消退,“攀比心”的一面开始渐长。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实际上帮忙和攀比是七大姑八大姨们行为的“一体两面”,他们所奉行的都是同一套评价体系。
然而,当他们与年轻人无法匹配时,年轻人的行为也会进入他们的评价体系。
没有对象,收入不高,没有孩子,这些硬指标对他们很重要,一旦缺失,他们的鄙视目光就是开始流露。自然,年轻人就会觉得不舒服。
还有一种可能。每一代人的观念、话语,就像他们曾经的芳华,即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落伍了,已经无法匹配年轻人的想法,但是他们却很难去改变。
“工作好坏、收入高低、有无对象”这三板斧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三问,如果没有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生活就是不值得过的。
所以,这些八卦问题已经内化成他们的社交本能,无论如何换话题,最终都会绕到这些核心议题上来。说到底,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也都有时代的局限性。
4
最后,你肯定要问:该如何对付七大姑八大姨这样的物种?在此我也不吝给出自己的建议:
在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放松和团聚变得更有价值。出门旅行(年前出发不行就年初一出发)比回家过年见亲戚更值得选择。
如果你认为自己或父母还会生活在老家,那么你就需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应付这些轰炸,因为老家的游戏规则比我们想象得有生命力,你真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需要七大姑八大姨,那么就需要维护好基本关系。
即使你确定自己和父母无需他们的帮助,简短而友好回应,大方赞扬对方子女,也是降低他们对你干扰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