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身处网络时代,你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暴露隐私

2018-03-26 10:27:46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You are being watched.(你在被监视着)

The government has a secret system--(政府有一套秘密系统)

a machine that spies on you every hour of every day. (一台每时每刻都在监视你的机器)

I know because...I built it. (我知道,因为它是我造的)

I designed the machine(我设计这台机器是)

to detect acts of terror, but it sees everything--(为了侦测恐怖行动,但它却看到了一切)

Violent crimes involving ordinary people. (与普通人相关的暴力罪行)

People like you. (像你一样的普通人)

Crimes the government considered irrelevant. (而政府认为这些罪行无关紧要)

They wouldn't act, so I decided I would. (他们不肯作为,所以我决定插手)

But I needed a partner. (但我需要一个搭档)

Someone with the skills to intervene. (一个有能力介入其中的人)

Hunted by the authorities, (因为被当局追捕)

We work in secret. (我们只能秘密行事)

You'll never find us. (你永远找不到我们)

But victim or perpetrator, (但不管你是被害人还是行凶者)

if your number's up, (如果你的号码被列出来)

we'll find you. (我们就会找到你)

这是美剧《疑犯追踪》的片头解说词,其过场画面是监控摄像头中移动的人的图像,提醒你“监控无所不在”。加上那部奇特的机器,会让人觉得这是对侵犯隐私的控诉。

“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有了红外监控,黑暗也不能保护你了。

但它的实际剧情里,对此轻描淡写,所以“侵犯隐私”就是一个“提醒”罢了。主角Finch和Reese保护受害人的办法,也是以科技和间谍手段强力入侵他们的生活来达成。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国家机器并无本质差别。只要达成“善意”(拯救世界或拯救生命),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棱镜计划"作为美国的一起监控事件,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正常人难以想象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监控的主要有: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细节。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通过棱镜项目,国安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美国总统的日常简报内容部分来源于此项目。奥巴马曾对媒体称,“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100%便利。”

《疑犯追踪》剧照

我们在谈论“隐私泄露”时,会不自觉指责商业公司和社会,殊不知,我们也是这场数据博弈战的“始作俑者”。

还记得年初火爆朋友圈“18岁晒照”、网易云年度总结和支付宝年度账单吗?有人调侃将网易云暴露的个人性格、癖好,支付宝暴露的财务状况、信贷能力,再加上18岁那年的素颜照,就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相亲数据库卖到相亲市场了。

在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盛行的年代,我们确实已经毫无隐私可言。除了支付宝、网易云,还有数不胜数的app在安装使用的时候,都要求你同意授权,并访问你的地理位置、相册、通讯录等。而平时不经意间在公共社交平台上对自己个人信息、地理位置的过度暴露,以及参与各种平台的抽奖、推销留下的手机号、姓名,都使得信息可能流入黑市。

为了快捷便利,为了获取更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在数据时代中自觉缴械投降,已经变得透明,无可遁形。

网络风险的逐渐增加,不只是我们自己泄露信息——有关我们的数据可能被我们的朋友或敌人、配偶或情人、雇主或雇员、老师或学生……甚至地铁的陌生人透漏出去。

有关你私人生活的细节,一旦传播到互联网上,就可能变成永久的数字式包袱。

在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里,女主角海斯特-白兰被她新英格兰殖民地村民强迫穿上红字A以显示她通奸的罪过。互联网以数字的形式,把红字带了回来——人们过去的恶性难以抹灭的记录。

在过去,口头的八卦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名声,但是会随着时间推移从记忆中消失。而且人们还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去开始另一种新生活。可是,互联网使得八卦变成永远的名声污点,而且永不消逝。它在世界各地都可取得,并且借着搜索引擎,便可以在少于一秒钟的时间里,立刻被找到。

城市化和移动性,改变了小区的本质。今天,在大型的城市区域内,人们被陌生人包围;他们在相对匿名之下,各过各的日子。他们可以立刻迁往不同的城市,而成为新校区的一部分。

互联网式羞辱,在个人的身份上,创造出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在网络空间遭受羞辱,类似于生命被做上了记号;类似被强制戴上数字式红字、被烙印或被刺青。人们取得永久的数字式包袱。他们不能逃出他们的过去,他被永远刻入谷歌的记忆里。

我们一般相信,惩罚与犯罪应该符合比例。在互联网的规范强制执行上的麻烦之处,是经常流于失控。通常惩罚与罪行不一致,以至于人们的生活可能会因为相当小的过错而整个遭到毁灭。在普通刑事程序中,一个人知道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无辜的。可是,互联网式的羞辱世界的运作方式不同,因为人们在没有公听之下,就被惩罚了。匿名的时候,人们的言论往往变得更龌龊而且更不文明。

处于这个时代,大家对于名誉的关注,是毋庸置疑的。名声是立人处世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基石,别人跟你谈事情,愿不愿意相信你,都是看彼此的名声好与坏。而名声在互联网时代,你越来越难保得住它。今天网络、微博上面大量真真假假关于一些人的流言蜚语,我们会花工夫去确认吗?通常我们只是急着看下一条消息,而不会想到要去回头仔细查对那些传闻的真或假,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有些东西是假的那又怎么样?

如今,这一切还会继续下去吗?

(以上内容由凤凰网文化综合整理,部分来自《隐私不保的年代》。)

关键词:隐私网络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