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丹灶:两村一圩,见证古镇兴衰与康有为一生(2)

丹灶:两村一圩,见证古镇兴衰与康有为一生(2)
2020-07-31 10:04:03 叶克飞 澎湃新闻

中国有海的地方多会拜天后,每年三月廿三的天后诞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水上人家最为重视。

民间相传天后娘娘时常在海上拯救遇难者,因此被奉为海上守护神。直至今日,苏村每年的天后诞仍极隆重,海内外乡亲多会返乡祭拜天后,祈求风调雨顺。

早在公元1131年,也就是当年苏怀远率众南迁苏村时,就已建起天后庙,此后近九百年间,一直香火鼎盛。那时的苏村还是四面环水之地,直至后来地质变迁,才成为今日三面环水的模样。

仙岗村:濒临失传的“盲公话”

距离苏村不远的仙岗村,比邻丹灶最知名的仙湖公园,是这一带最为秀美的古村落。

所谓仙湖,与当年在此炼丹的葛洪有关,仙岗村的得名更是葛洪所赐。传说东晋时期葛洪云游至此,在山岗边得一佳泉,以清冽之水炼丹。他得道升仙后,便留下“仙岗”之名。

当年的“仙泉”,如今仍可见得,也就是被称为“仙井”的蟹眼双泉。双泉,分雄泉与雌泉,后者曾在1959年被埋,2012年,丹灶镇政府出资300余万元将雌泉重新开挖。

如今所能见到的雄泉,井口为方形,雌泉井口则是圆形,取自道教的“天圆地方”。村民对这双泉眼极为珍视,断不会再如当年那般将之毁弃。村民每日煮饭、泡茶和煲汤,也常使用泉水。

其实,即使无仙泉,仙岗村也“仙气十足”。

从村子牌坊驶入,道路一侧是田野与池塘,另一侧则是一排青砖大屋,一条条里弄,伸向村子深处。巷道多以青石铺就,与青砖墙相映。路旁的青砖墙上,悬挂着一个个竹筒,用来种花花草草与多肉,十分趣致。

与苏村类似,仙岗村沿主街也有众多宗祠,如宗广祖祠和俭堂大夫祠等。不过最大的祠堂位于村子的广场之上,陈氏大宗祠与立之祖祠等构成的建筑群是村子的中心,一排排民居在宗祠建筑群之后沿坡而建。这一带显然经过修葺,周边的低井坊和水巷坊等,都以旧时村落地理命名。

仙岗村的中心,陈氏大宗祠

仙岗村的中心,陈氏大宗祠

旧时的仙岗书院,也在广场附近,曾启蒙历代村民。这几十年间,它的教育功能不再,一度沦为废旧农具仓库。幸得热心人将之变成艺术馆,收藏古董家具和民俗用品。

但不是每栋村中建筑都能得到这样的活化,陈仙洲故居便已荒废,院内杂草丛生,不免令人唏嘘。

陈仙洲是爱国商人,曾在武汉、广州和家乡仙岗捐资办学。抗战时期,日军曾力邀他任伪职,陈仙洲断然拒绝,并将收藏的古玩字画拍卖,用于购置飞机保卫武汉,此举曾轰动一时。

与陈仙洲故居的落寞一样,仙岗特有的“盲公话”也日渐凋零。

据说一百多年前,仙岗村发明了一种“盲公话”,只在村中流传。之所以要发明这种话,是因为村子一向商业兴旺,许多人在外经商打拼,彼此间用盲公话交流,可以提防外人。

作为如今的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盲公话曾引发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它的表音方式,是将一个字的声母与韵母拆开,分别用切语的形式表示。

例如,粤语的“食饭”(即吃饭)用盲公话表达则是“力淑兰冯”。以“淑”的声母加“力”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就是“食”音,以“冯”的声母加“兰”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就是“饭”音。

因为使用范围小,加上老人慢慢凋零,盲公话已然濒危。走在村子中,年轻一代多已移居,剩下的只有老人,他们或许是懂得盲公话的最后一代人。

罗行圩——三百多年老圩

当年丹灶因地处水陆要冲,商业繁荣,而其中首屈一指之地,当属罗行圩。

所谓“圩”,其实是“墟”,即集市。但在珠三角部分地方,常常以“圩”代“墟”。罗行圩位于珠江北江支流南沙涌的中下游,早年以竹箩编织闻名,因此得名“箩行”,后来改为罗行。

罗行圩兴起于康熙年间,原本分上、中、下三圩。上圩主要是居民区,中圩和下圩则主要是店铺,早期便已有商铺二百多家。此后,它曾多次改名,1949年后改回罗行圩之名。

如今的罗行圩,一条古朴街道贯穿两端,名为中山大街,几条街巷围绕它而建。街上建筑新旧杂陈,大多两到三层,多半仍有人居住,许多建筑还挂着旧招牌,其中最多的便是竹制用品编织。

罗行圩的中山大街

罗行圩的中山大街

明末清初,竹器行业日渐兴盛,逐渐超越家庭作坊形式,开始雇佣工人。康熙年间,罗行圩周边便已遍布竹手工业者。

罗行圩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出色,它四面环水,旧时也没有桥梁和公路,可正是因为竹器编织,逐渐成长为商业重镇。

有趣的是,罗行本地并不种植竹子,却成为了竹器生产重镇,竹材多来自竹乡广宁县。民国时期,罗行圩的竹器已经远销南洋地区。当时竹器用途极广,家家户户都需要,市场极大。

罗行圩人很早就明白了共赢的道理,为了避免市场恶性竞争,他们早早确立了专业分工制度,指定不同的村子去加工不同的工序或品种。直至上世纪60年代,这种专业化生产体系仍然维系。当时的罗行圩远近闻名,是南海地区最兴旺的商业街。

每逢墟日,周边县市如广州、佛山、中山、顺德和三水当地都会有人专程沿水路赶来。除了竹具,各种生活用品也是应有尽有。可惜后来塑料行业兴起,竹器渐渐没落,加之铁路和公路日渐发达,水运逐渐被取代,罗行圩也逐渐凋零。

我脚下的中山大街,旧时名叫海旁街。1932年前的两百多年间,它一直是石板路。石板路固然古朴,但起伏不平,不利于运输,因此罗行圩商铺自筹资金,建成当时南海县第一条水泥路,并命名为中山大街,也是南海县当时第一条标准街道。

如今走在中山大街,六米宽的街道因为停车等缘故显得狭窄。但在当年,水泥还需进口,罗行圩人能修建出这条全场1.8公里的水泥路,实属不易。

街上行人极少,偶尔得见,多是老人。伴随着罗行圩的凋落,年轻人也多已离开。至于旧日荣光,也只能在细节中依稀得见。比如街道两边的老房子,门面虽然不宽,但纵深极长。这是因为制造竹器需要使用大量竹子,要存储长竹子,房子也需要纵深。

昔日繁荣时,罗行圩无所不包。在中山大街上还可见到旧时榨油厂,写着“一元一张电影票”、贴着许多老电影海报的电影院。

正对某条巷口,有一间挂着“广东茶楼”招牌的食肆。据说,当年罗行圩最繁华时,有五家茶楼同时经营,除了广东茶楼外,还有巨馨茶楼、广州茶楼、三元茶楼和中山茶楼。

至于粥粉面店和糕点店,也有十数家之多。就在中山大街上,几家仍在营业的老饼家,仍然出售传统糕点和喜饼。

街边有台阶通向河堤,阶梯被刷成彩虹颜色。走上堤岸,眼前是缓缓流淌的江水。堤岸地势极高,大概有两层楼的高度。据说当年堤岸上也曾是连片商铺和房舍,迎接着来往商船。直至竹器行业凋落,加上防汛需求,房舍商铺才一一清拆。

罗行圩旁的堤岸

罗行圩旁的堤岸

蓝天之下,江水的那头通往丹灶镇中心,也通往苏村,覆盖着整个旧时南海县。旧日商贸繁华、水运繁忙,都曾影响着年少的康有为——日后的康南海。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