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镇古村落,是城乡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恬静雅致的江南水乡、古朴雄浑的北方大院、神秘通幽的湘西古城……千年文明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城乡建筑,吸引人们拂去时光尘埃,探寻文化印记。在亲近古城的同时,很多问题仍待解决:如何避免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怎样在“修旧如旧”与方便居民生活之间实现平衡?“古城游”如火如荼的同时,过度商业化能否遏制?本版邀请文旅从业者、建筑专家、旅游达人等结合亲历展开讨论,共同守望我们心中的美好古城、多彩文化。
【讲述】
北京老城,从“有机更新”到整体保护
讲述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建筑学家吴良镛之子吴晨
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城市规划传承有序。改革开放初期,居民居住条件简陋、拥挤,许多四合院里都搭了临时建筑,房屋年久失修,漏雨、积水问题严重。为尽快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当时的旧城改造采用了“拆除旧四合院盖楼房”的简单思路,对城市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我父亲吴良镛长期关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新中国成立后,他和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一道参加北京城市规划,完成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等工作。怎样在保留旧宅精神内核和文化肌理的基础上,让居民居住环境更为理想?1984年,父亲首次提出,胡同改造要变“大拆大建”为“有机更新”,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菊儿胡同等地的改造之中,获得成功。
父亲对我的影响,更多是为人处世之言传身教。从我记事起,他便常于夜晚在灯下埋首画图、勤奋写作。2002年,受欧洲“城市再生”概念启发,我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城市复兴”理念,注重对古建筑的整体保护、积极创造、全面复兴。秉持这一理念,我完成了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以及大栅栏、什刹海、前门东侧鲜鱼口等的保护复兴规划及设计研究工作。由我主持设计的“北京坊”建筑群将现代时尚感与周边建筑融合为一,成为“网红打卡地”。
城市设计所实现的,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变化,更是置身其中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需要沉下心来长期积淀。父亲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冷冬日,总是带着学生走街串巷,统计、画图。我从业也已三十年,越发体会到这样的热情:对城市和家园的热爱,是建筑师永远的责任感。
福建福州千年古街三坊七巷。新华社发
市民、游客在陕西西安古城墙上游览。新华社发
古都西安,在这里体味历史文化之趣
讲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教授王树声
我在西安求学、工作多年,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看到巍峨的西安城墙,敬意总是油然而生。早年间,西安城墙也曾面临拆除的危险,在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和中央支持下,才得以保存。
对城乡历史文化,既要有力保护,更要把蕴含其中的文化传统和城市基因传下去。西安在这方面进行了持久探索,以张锦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建筑规划学人结合西安独特的历史环境进行现代建筑创作、城市空间规划,完成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系列“新唐风”建筑作品,成为古都复兴的重要标志。
2010年,在清华大学跟随吴良镛先生学习时,吴先生要我研究西安规划,他多次表示,西安规划应成为弘扬东方古都规划传统的典范。2011年,西咸新区规划向社会公示,我的研究正好派上用场,“传承古都传统,建立大西安新轴线”的建议得到省政府的重视。后来新规划里确立了这条新轴线。
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空间系统,应着眼于此,规划并实施文化遗产保护。2018年,我发表《文地系统规划研究》一文,提出了文地系统规划的原理和方法。近期,我和团队正在进行西安文地系统规划研究,尝试着贯通城市文化遗产与自然山水脉络,更好地彰显西安古都特色。
近几年,明城墙永宁门、大唐不夜城等文化区块把古都韵味和市井烟火连接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了西安的历史文化之趣。将西安建设成一个有遗产、有思想、有文化、有境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还要付出很多努力。
游人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河北邢台英谈村参观。新华社发
三坊七巷,定格“旧岁月”、焕发新活力
讲述人:福建省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亮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我作为三坊七巷保护工作亲历者陪同介绍,深感责任重大。
1987年,少年的我暂住在福州市澳门路姑父家,时常到南后街逛街,街上有不少灯笼、纸伞和裱褙店,那时的我觉得这是一条古老、沧桑又凌乱的老街。
三坊七巷的保护始于1991年。当时,林觉民、冰心故居面临改造拆迁,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这次会议,奠定了福州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基石。
1996年,我开始负责编制福州名城保护规划。2005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三坊七巷保护领导小组,着手全面保护工作,我们研究院负责编制保护规划。我带着规划项目组和勘测院,对三坊七巷所有院落进行入户调查。我们发现,这里藏着许多惊艳的明清建筑,巷陌中名人故居荟萃,实是璞玉蒙尘。在阮仪三、王荣慧、赵中枢等专家学者指导下,三坊七巷的规划保护顺利开展起来。
研究院还承担了三坊七巷中除国保单位之外150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设计等工作。截至目前,三坊七巷保护累计投入近50亿元,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完成。我们还开放了大量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面向民众的博物馆和文化展示点,让三坊七巷成为福州城市文化的金名片。
现在,三坊七巷年游客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万人次。漫步其间,巷弄相连,被誉为中国“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定格了历史,也焕发着新的活力。
平遥古城,让文旅体验更加生活化
讲述人:山西省平遥县原规划局局长冀太平
自从1982年入职平遥县基本建设委员会以来,我已从事古城、古镇、古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工作近40年,有幸见证了平遥近十几年的巨大变化。
1986年,平遥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发展大潮冲击下,古城保护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学校要扩容,与“不准拆除传统建筑”的保护要求产生矛盾;房主提出加固房屋的需求,我们却无力用传统手法修复老房子……在这样的煎熬中,平遥终于迎来了以“申遗”为契机的主动保护时期。
从1994年到2005年,为开发平遥旅游,我主持了几项工作:将古城居民迁到城外住宅小区;对平遥南大街进行改造,以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发展古玩店、博物馆、传统小吃店等商业……渐渐地,保护良好、风貌鲜明的古城吸引力越来越强,一条靠旅游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新路子在人们面前敞开。
随着开发不断深入,如何避免资源同质化、审美疲劳、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常盘桓在我脑中。古城并非只为游客服务,遗产也不仅是为旅游而生。应该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打造更加精细化、生活化的古城旅游。我期待着,随着《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平遥古城能够焕发出更加健康动人的风采。
学子视角:期待更多审美智慧、发展智慧
讲述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生刘邵远
不久前,我家乡的一条老街改造完工。老街兴起于清末民初,临河而建,满满人间烟火。后来老街逐渐衰落,一度成为人们眼中“脏乱差”的代名词。而翻新后,取而代之的却是一排排风格难辨的仿古建筑,令满怀盼望的人们有些失落。
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老街:本是保留传统生活方式、记录城市变迁的“文化样本”,但改造后却失去了原有的风韵和内涵。
求学期间,我曾对上海市十个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生态进行调研,深刻感受到物质形态保护只是手段,根本在于激活人心。很多老镇居民由于未能感受到老镇保护带来的实际利益,对自己居住的传统民居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古镇,外来人口数已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随意改变院落结构、毁坏建筑构件等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原住民,遗产保护重在唤醒共同记忆,增强凝聚力;对外来人口,则应引导他们在新生活地区形成认同感。我们发现不少外来年轻人选择在古镇植入新的业态,并尝试融入当地人生活当中,激发了古镇的活力。但问题仍然存在:凭借着旅游“出圈”的古镇,人们看到的仍是景观视觉元素,如何感受到它在城市文脉发展史上的独有位置?这种保护开发,是否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有机关联?我想,作为未来的文博从业者,我们关注的,不仅是表面的风貌改造,更是古镇的发展史和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
古城保护,不能“千城一面”,像面目统一的商业广场那样开遍全国大小城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个能够激活传统、发展文化的活态空间。这需要更多的审美智慧和发展智慧。
达人体验:更看重古城的文化性故事性
讲述人:旅行视频自媒体博主房琪kiki
从2017年成为旅游博主开始,旅游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走过许多古城,在那里与历史碰触,获得心灵的短暂停歇。然而,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困扰于古城商业气息过重这个问题。比如,几乎所有古城都在做汉服节、夜市、卖爆鱿鱼烤香肠,可游客是否喜欢这些呢?我想,旅游开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调性来开展。
在创作新媒体作品时,我发现人们不再只追着景色打卡,更追求旅行的文化性和故事性。而有深厚底蕴的古城,天然拥有吸引力。比如永定土楼因为《大鱼海棠》《花木兰》等IP获得很高关注,我做了一期关于它的节目,在抖音上点赞量高达180万。
大部分不那么有名的古城则容易趋于同化。如何寻找个性?我对山西忻州古城印象很深。他们对每个进驻古城的食品商家进行严格筛选,售卖的食品既好吃也很有地方特色,我现在还记得红面鱼鱼、大肉片汤、保德碗托等美味。同时,当地以一座古老书院为基础,设计了特色灯牌,吸引年轻游客拍照打卡,当地居民夜晚也纷纷前来纳凉。
江南水乡的小镇更加密集,不少小镇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比如黎里和南浔。黎里古镇很好地保留了本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家家户户门口种着莲花,坐在乌篷船上,能听到岸边人唱着当地戏曲,优雅、安静。而在南浔古镇,古色古香的宅子深处有西洋舞厅和留声机,仿佛一瞬间穿越时空。逛黎里古镇体味生活,逛南浔古镇体会文化,它们都让我感受到精致用心,而不是雷同复制。
我永远记得这样一幕:那天风和日丽,我坐在黎里古镇的奶茶店,一位老大爷坐在外面。老大爷告诉我,他每天都在这儿听收音机,古城的变化给他带来了生机。我感到他是喜欢这种变化的,累了睡一会儿,醒了睁睁眼,看看来往的人潮。当游客散去时,这方天地又是属于他的,孤独的老人获得了另一种陪伴。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在某一瞬间相逢又被触动,这就是我最想拥有的旅行,也是我关于古城的最美印象。
【微调查】
网友心中的“理想古城”什么样
近日,光明智库在线发起关于古城(古镇、古村落)旅游的小调查,回收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598份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72.53%受访者去过古城(古镇、古村落)旅行3次以上,其中江南园林、徽派古建、湘黔古城最受喜爱。超过9成受访者选择5天以下的短途旅行,15.88%的受访者尝试过自助游,近7成受访者常和朋友、家人一起出游。在旅游信息获取方面,除了亲朋推荐、电视节目等传统方式,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日益成为了解旅游资讯的新途径。
对于“理想古城应具备的要素”,95.29%受访者选择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和开发相对成熟”,55.88%受访者认为目前很多古城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和合理挖掘,有的甚至被扭曲。86.47%受访者表示,商业开发无可厚非,但须在保护古城文化和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景点大量销售同类型仿古纪念品,修建与原古建筑风格不符的仿古建筑,面目雷同的酒吧、商铺、民宿无所不在,位列“古城游最需要改进”的前三位。
【专家点评】
古城保护,须“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作者: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具体物证,是城市发展和地方精神的集中展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旧城街巷等物质遗存以及地域风情、民俗习惯、人文情趣等非物质传承,共同构成一座城市最为重要且与众不同的文化品质。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飞跃和物质建设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令人痛心的大拆大建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此次审议通过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由此,更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此为前提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只有深入理解历史遗存中的文明精华,才能巧借古韵、妙开新篇,将其转化为服务现实生活、激发全新创作的文化资源,让历史与当代交相辉映。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市广济楼考察时指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历史城区是地方集体记忆的核心载体,具有情感和审美的巨大魅力,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和传承城市文脉,就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历史与未来。为此,需加快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创新,建构一整套系统管用的,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制度,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主体责任,从而建立历史保护的文化价值优先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立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并统筹各方力量努力实现。
历史文化遗存能够滋养并启发现代科学、教育、艺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十四五”时期,应鼓励城市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活化。比如,在城市营建方面,应更加智慧地推动老城旧城与新区新城、历史街区与城市环境、历史建筑与新建筑、建成遗产与非遗文化的协调共生;在城市治理方面,应更加包容地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保护与未来创新的共治共兴。新型城市文明的塑造,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履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担当,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治理能力,让城市留下历史文化记忆、托起美好生活梦想。
《光明日报》(2021年05月24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