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心凝聚力量守护民族瑰宝
非遗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活动当天,来自教育界、文化界的专家领导、传承人,以及新华网、千龙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共襄盛举,推动非遗传承。
在由首创非遗项目总顾问、融今文化创始人殷丽莉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北京职教学会会长李壑,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顾问姚飞,北京设计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刘洋,经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梁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强等就非遗传承、校企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专家圆桌论坛(左起:殷丽莉、李壑、姚飞、刘洋、梁曦、马强)
现代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地缓解传承人断代问题,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如何与职业教育、现代设计实现对接,如何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和设计提升增强非遗传承项目的“自身造血”功能,这些都是非遗教育和培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新时代下,非遗传承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此,国家文物局专家、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顾问姚飞认为,“我们的非遗教育,以前的传承人就是师傅带徒弟,现在不仅仅是教他做,更要让他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的需求用设计手段连接起来。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离社会近、离企业近,又是以现代教育方式,再加上设计这个内容,这三个点选得非常好,都是直接针对非遗断代当中整个产业链的几个关键点。”
把匠人、匠心融入到非遗教育中,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北京职教学会会长李壑指出,“我们首先要把东西做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是我们非遗项目包括传承中最重要的一条,也就是我们讲的职业精神,这也是我们学校大师们共同携手往下传的一种精神。职业教育和企业结合,是珠联璧合,我相信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一定能把非遗传承这件事情发扬光大,能够在工程师学院这个课题上创造出经验,引领一个品牌。”
北京设计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刘洋从设计的角度,剖析“中国风格”,解读此次合作的重要意义。“中国的设计师应该非常自信,因为我们千变万化,骨子里都是中国文化。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中国风格,我认为是真正科学合理地满足中国人当代的需要,又有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这是中国风格。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能够发挥企业和院校的各自优势,通过奥特莱斯的销售渠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设计师能帮助学生,同时也能创造潜力,这个组合是非常好的。”
经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梁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强也分别从媒体人和传承人的角度,在非遗传播和传承发展方面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育传承现代职业教育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揭牌仪式后,丰台职成教集团三创中心主任、非遗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苏麟,做了题为“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建设方案”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的发展定位、组织机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下一步战略重点。“未来,学院将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通过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将学院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著名品牌、全国最大的非遗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最大的非遗产品研发转化基地,最终成为全国最大的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丰台职成教集团三创中心主任、非遗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苏麟做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