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共济,忠肝义胆
——颂2020抗疫英雄
疫情蔓延,掩不尽生之召唤,
路途遥遥,遥不及人间聚散,
天灾重重,重不过大爱无边,
风雨潇潇,削不断真情绵绵。
满面勒痕,挑起万众嘱盼,
话语焉焉,大义铭记心间,
亲情牵牵,无言置身国患,
功簿篇篇,英雄未名哀叹。
白衣天使,共克时艰,
豪情惊魄苍穹浩瀚,
病毒夭夭,因何汗颜,
神州共济,忠肝义胆!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雨霜,凝聚了两百名英雄志士的辛劳,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自1月20日,北京藏医院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役打响,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领导下,北京藏医院全体干部职工面对严峻斗争,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实现了“零感染、零疑似”的阶段性目标,经受了考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全院干部职工以身试“疫”,践行着“继承、创新、和谐、精诚”的诺言。
百余天来,一道“规范防控,高效生产”的长城已巍然矗立——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白衣装……”
清晨,在预检处领取防护物资,然后,值守岗位,中午,整理就诊患者信息,或处理医疗垃圾,做好交接班,这是所有医护人员值守半天门诊的工作日程。
大夫:无所畏惧的冲锋将
值守大夫和他的五十位患者
已过天命之年的罗藏楞智回忆起这个春节,仍感到它的“特殊”。疫情,干扰了他的生活:他原计划2月10日度假欧洲,“还好,旅行社说,只要在今年出去,就没有损失”,罗藏楞智乐观地说;“2月1号,我下夜班回双合家园,7号线一共八节车厢上,只有3名乘客。”
“来就诊的,大部分是开药的。”
“也有来看病的,毕竟,疫情也挡不住人生病。”这位被人们称做“大师”的出家人颇有些悲天悯人地说。
“有个患者消化不好,乏力,吃不下饭,我给他开了两周石榴健胃散等三种药,他说吃着挺管用的。”
罗藏楞智在出诊
“我半天看了三十个病人。”藏医胃肠病科大夫蔡秀清说,“我们的防护很好,隔离衣,医用帽子,N95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算是应有尽有……穿脱防护用品和接诊患者前,我们会用七步洗手法先洗手。”
藏医胃肠病科副主任医师蔡秀清出诊
藏医心脑病科主任切军加春节期间主动值班三天,他毫不犹豫地说“没关系,我来值”。
王薪又大夫在返京人员医学观察期间,主动请缨,2月份连续出诊9天,并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市中医局组织的预备队
疫情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全心全意的动力
当我走进诊室时,索金兰大夫正在认真地为一位大爷把着脉。
“把脉是藏医诊断的必要程序,可以说,没有把脉,就没有诊疗。患者冒着感染的风险前往医院,是对我的信任,我怎能因为害怕感染就辜负了患者!”索金兰颇有些花木兰的气度。
身为藏医胃肠科病科主任的索金兰积极报名门诊值守,“疫情期间,我一共值过八次门诊……患者有开药的,也有复诊的。这时候来的,都是刚需,我对他们也是尽言尽力尽心,疫情不但不是让我们退缩和懈怠的理由,而是我们更加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动力。”索金兰说。
索金兰大夫在认真为患者把脉
“不是防,而是护”
疫情期间,门诊大夫还兼负着“警察”或“街道办”一职,家住哪里,电话多少,流行病史,疫区旅居史,一应而详。
“门诊还配备了手消和75%酒精。我们每接诊一名患者,都要手消毒一次。”
索金兰主任看出我的不解,补充道:“患者会用我们的笔填写个人信息,所以我们在接诊下一位患者之前要手消毒,对患者用过的东西也要酒精消毒,这绝不是嫌弃,我觉得都不应该叫做‘防护’,应该叫做‘保护’才对,保护下一位就诊的患者,也保护我们自己。”
护士:无怨无悔的提灯女神
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哀鸿遍野,伤残无数。一位年轻的护士白天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护理伤员,夜晚则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一间病房一间病房地探视伤病员。这位护士获得了士兵们的崇高敬意,并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21世纪,北京藏医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争中,一批批“提灯女神”前赴后继,点亮着生命、秩序与清洁的烛火。
生命的暖
如果将预检分诊视为“高危作业”,那么,处于疫情防控第二道关卡的二级预检分诊岗亦难脱“高危”。患者通过预检分诊后,会在门诊护士值守的二级预检分诊岗再测一次体温,询问流行病和疫区旅居史,登记信息,并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我们无怨无悔,医院也是严格按照院感标准执行。我们曾在毕业仪式上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只盼疫情早点过去。”藏药浴科护士赵亚丽说。
藏药浴科护士长孙文敏值守门诊护士岗
藏药浴科护士赵亚丽在进行物表消毒
邵晶晶和吴晓杰在值守二级预检分诊岗
秩序的光
来新玉与王菲菲在核对患者信息
门诊护士的职责之二,是分诊和维持患者秩序。因疫情防控需要,门诊大厅设置了曲字形座椅,要求患者相隔一米等候。
“患者与患者之间至少要相隔两到三个座椅。我们会把患者的挂号条按顺序收起来,每有一名患者进入诊室,我们就会安排下一位进来等候。”口腔科护士桑晓倩说。
疫情期间,医院安排内科和藏医科门诊,每天总计号源100个,按一般情况的实际挂号约70个计算,一个上午,平均每两分钟,护士就要叫一次患者。
“我们会在进入门诊的楼道里摆一张桌子,避免患者直接进入。我们其实不想和患者隔开,但为了秩序……”藏医心脑病科护士邵晶晶的语气有些不忍。
“有的患者不愿意在大厅里坐着,就去院子里或是院外溜达。我们会估计好时间,请他们记得回来……也有来不及的,我们就做出标记,先请下一位患者看,下次叫号时,再重新叫他一次。”藏医胃肠病科护士来新玉说。
清洁的亮
每次值守,来新玉都要早到四十分钟,“开窗通风后,要让第一个就诊的患者,还有大夫,不会觉得冷。”她的话总是那么朴实。
但,从关上窗户的那一刻,来新玉会趁着那份“冷”,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和物表,喷洒地面。
“医疗垃圾每满三分之二就要收起来。”医疗垃圾的处理程序颇为复杂并有章可循。“要先把袋子系成天鹅颈的形状,拎起来,回转成细绳状的U字形,扣上标签。在标签上勾选垃圾类别,写上日期就好。最后,收医疗垃圾的韩姐会称好重量,并标注上防疫字样。”藏医心脑病科护士吴晓杰颇有心得。
赵亚丽在做地面消毒
患者群里的“讲解员”
清晨,患者陆续走进北京藏医院,他们时而读着门诊大厅前的《患者告知书》,时而在预约取号后在院子里驻足。在患者中间,有一位“讲解员”,她在仔细解释着北京市卫健委关于非急诊预约挂号流程的文件精神,告知患者预约挂号途径、取号注意事项等。
她叫郭文娟,是针推科的一名护士。只要在她的工作日,从清晨7时起,她就会站在院门口处,由前来的患者“包围”着。有些“冒然”赶来的患者,她会更加耐心技巧地解释,除去政策讲解,还需情绪安抚,有时,她会亲自为老年人手机操作挂号事宜,还会将挂号流程写在纸上,供患者下次挂号用。“从现场挂号到预约挂号,对于患者,特别是经常开药的老年人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种就医‘革命’,难免有些盲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懂得预约挂号是为什么,怎样做。大多数患者还是很支持的,一些不太了解的,带他们预约一次也都能学会。现在,预约挂号已实行三周,他们也渐渐掌握并自如地使用了。”
如今,北京藏医院预约挂号工作已顺利开展。
检验:两个人的阵地
与门诊医护人员不同,检验科是全天值守。4名职工,居家隔离一位,集体宿舍隔离一位,只剩下韩家慧和李桂琴两位值守,每人一天,其工作强度比平时并不显得轻松。
除门诊患者外,检验科还承担着住院患者的检验工作,后者的血常规、微量元素、生化等,都是定期要检查的。
“检验科对院感和消毒工作历来是高要求高标准,疫情来了,我们都在延续着……每天有三张表格要填,《防护物资使用表》,现在,在防护物资使用表上增加了佩戴九味防瘟散香囊一项,还有《消毒记录表》,《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表》”,这位返聘的检验师李桂琴说。
“只要是齐主任(门诊办主任)上班,她都会早到一小时,筹备给一线六个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因为政策和防疫工作的进展,这些内容也会随着岗位需要实时更新。给我们的培训,大概要20分钟,有《消毒隔离制度》、《疑似患者转运制度》、医保政策、正确穿脱防护服等,考核也是十分严格,专项登记、医疗质量、垃圾投放,不合规就要限期整改。”
李桂琴说得没错,规范防控,北京藏医院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是这样做的。
药剂:发的不仅仅是“药”
骤降与骤增
疫情期间,中西药房每天约100张处方,“这个数量,仅仅是平时的三分之一。”孙研拿起一摞处方估算着。
但草药房却没有少,特殊时期,药剂科配制了防疫代茶饮,为值守的职工们发放。
“每天发出六七十包,周末也有三四十包。”周海荣一边核对着手里的《肺炎预防饮领用表》,一边说。
忙碌时,中西药房人员一起包药,“我们每次会抓出200-300包,大概是全院四五天的用量。”
药剂科包装的防疫代茶饮
“一百张处方,几十名患者”
“一百张处方,就是几十名患者。药品交到患者手上,我们传递的是安全还是风险,取决于交接药品的那一瞬间,我们防控得好,他们就安全,万一我们存在疏漏,他们就有了风险。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每接手一张处方,取完一次药,都要手消一次。这是院感的要求,也是我们给自己的要求。”闫艳芳说。
邵迎春和毕思颖在认真核对药品
娇贵的处方
闫艳芳在核对处方
药剂科每天消毒两次,中午12点和晚上8点。物表、地面,包括处方,“每天的处方,都要用紫外线灯消毒一小时。”
暖心的手消
说到防控,周海荣指了指药房外面的窗台,那里,有一瓶医用手消毒液。
“那是给患者准备的。拿完药以后,我们会提醒患者使用,他们基本上都会用,有些不需要提醒就会自觉地消一消。”
“默契”
“我们每天的装备,是两只口罩,两副手套。”在闫艳芳看来,医院发放的防护物资贵比黄金。
“院感规定,不得穿戴防护用品进入非工作区域。为了节省防护物资,我们尽量控制仅在必要时离开工作区。疫情期间,大家都形成一种默契,能不喝水就不喝水。因为,上一趟厕所,口罩和手套就报废了。”
成城断金
在不少职工的支持下,药剂科完成了4万包九味防瘟散香囊的制作和包装工作。药房,既是他们值守的阵地,又是他们制备武器、整装待战的大后方。
上万包九味防瘟散储存药房,护佑值守人员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一定程度的嗅觉与身体方面的影响。对香气过敏的人,会发生皮肤瘙痒、咽喉肿痛、嗓子干疼等症状,高血压患者还有可能发生血压波动。
忙碌时,药剂科根据值班人员不同,平均每人每天会包六七百包九味防瘟散。一些人的手指受了伤,简单包扎一下,又戴上了手套,抓起了药包。只要包药的号召发出,他们就会毫无条件,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感染风险、天冷、路远、孩子缺人看管,都算不上什么。
电话咨询:患者与健康的接线员
临危受命的接线员
“64933158”,是北京藏医院为患者开设的健康专线,自2月25日起,北京藏医院实行114电话预约挂号,在防疫期间惠利民众。
收费处马鑫“开天辟地”地成为第一位接听预约热线的职工,“预约挂号刚刚启用,一些功能还不健全,以后慢慢会完善!”
“刚开始比较少,每天也就两三个电话,主要是问科室和大夫出诊信息的。也有从网上找到这个电话问情况的。” 另一位接线员吴君义说。
吴君义值守预约电话
特殊时期,为便于工作,收费处临危受命接手了电话预约任务。每天,收费处都会安排专人电话值守。
“职责所在,‘疫’不容辞”
收费处,应该算是北京藏医院唯一一个非医疗专业的一线团队,他们要么是财会背景,要么是其他什么专业,防控阻击战,他们与白衣天使们一道,冲在了最前线。
“疫情期间,收现金不是很危险吗?”
“我们会鼓励大家尽量使用手机支付。但一些老年人不方便,所以还是有少一半人会使用现金……这些‘接触’都必不可少,如果我们不拿到患者的医保卡,就挂不了号,不拿到处方,就盖不了章,不收现金,就交不了费……都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去保护患者,不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每收费一次,我们就手消一次。500ml的手消毒液,我们基本半个月用完。”
李月月在戴好手套,准备上班
预检分诊的兄弟姐妹们
欲与天公试比“温”
冷,恐怕是预检分诊值岗医护人员的共同感受。从外观看,穿上隔离衣的他们难掩臃肿,这其实并不完全来自隔离衣的肥大,而是,他们“把自己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
预检分诊在门诊大厅入口处,后来,为了避免大厅污染,就挪到了大厅外,再后来,预检分诊战线再次前移至院门口处。
“冷不冷?”
“冷。”护士妹妹朴实地笑了,眸子里却闪出一丝淡定来。
2月14日,风雪交加,侯珊珊、周燕两位护士的牙齿在不听话地打架……
2月14日,风雪交加,侯珊珊、周燕两位护士昂然挺立。仲格嘉院长向他们表示亲切问候
服务中心在为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搭建帐篷
问天公,你我孰暖孰寒
2月14日,北京藏医院决定采购应急装备以防御特殊情形
2月16日,集装箱应急方舱深夜到达并安装使用
2月17日起,预检分诊有了“自己的家”
暖心的无障碍坡道
尽管如此,预检分诊值班报名踊跃得可谓“火爆”,自北京藏医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至今,共安排预检分诊人员67人次,其中,29名医生,38名护士,十几名职工已多次参与(最多4次),1名主动申请值连班。
敢与疫情亮红线
预检分诊每天安排两名医护人员。
“万一出现高危患者,需要带到隔离室处理,另一位还可以坚守岗位。”疾控科一位老师说。
他们的工作,是为前来的患者(包含工作人员)进行发热筛查、登记分诊。是否发热,有无疫区旅行和接触史,是他们开展排查工作的关键所在。三者均排除,可继续就诊;若仅有发热,登记后告知就诊发热门诊;若三项皆有,那么,将沿着预设通道“引导”至隔离室进行更专业的处理。
水一样的平静下,是如履薄冰般的慎重与缜密。
双人毅站,双人“疫”战
他们如何工作,就是从早到晚站在那里。
“站上一天累不累?”
“我们习惯了。”对于做护士的来新玉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日常的护理工作,基本都是站着完成的。
可以说,预检分诊,是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个驿站,也是医院疫情防控的首道屏障,亦是藏医院人与疫情较量的核心战场。
体温枪:向疫情说“不”!
他们的武器,便是那把体温枪,举起它,朝着对方的额头或手腕处,“滴”地按动监测键。
37.3℃,是预检分诊的红牌,这个数字一出现,就要“上书”了——填写告知书,请患者自行就诊发热门诊。
这,真的是一把“枪”,有了它,他们就有底气向疫情说“不”!
隔一层衣,护两百人
他们的武装,就是那层隔离衣。
隔离衣,具有双向隔离的作用,能够同时防止医护人员和患者被感染。
“穿上隔离衣,戴上(医用防护N95)口罩,戴上(一次性工作帽)帽子,我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看到那层蓝色,就觉得十分安全!”一位来开药的患者说。
隔一层衣,护两百人(北京藏医院两百名职工),以及数不清的人(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
年初一,藏医心脑病科主任切军加在值守预检分诊
年初二,藏药浴科副主任医师央金卓玛在值守预检分诊
元宵节,针推科大夫任泽阳、贾晓霞值守预检分诊
元宵节,针推科大夫任泽阳、贾晓霞值守预检分诊
侯珊珊4次值守预检分诊,并申请值连班
非常之役,高度警惕
在北京藏医院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安全管理。两小时一次的巡逻,是安保人员最为警惕的时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长了两个心眼”,偶尔哪个科室的灯没有关,楼道里堆了什么,都牵动着他们的大脑和纸笔,直到信息确认,问题解除,他们才放心去下一处。
舍小家,为大家
43岁的贾世贵是河北固安县人,春节前,他的爱人患病,打电话要他回去。他原计划提前回家,看到忙碌的安保队伍,他的心愿始终没能说出口,春节前,北京藏医院全民皆兵,贾世贵一咬牙,给爱人拨通了电话:“我们只有8个人,却要承担着护卫医院两百多名干部职工和无数患者的任务,老婆你多保重……”
38岁的王国旺来自山西长治。春节前,他的姥爷过世,张队长和同事们纷纷劝他回去,他不语,末了,他噙着泪说:“现在疫情重,人员少,我要和兄弟们一起……”
2020年2月9日晚近18点30分,已是夜幕降临,一位同事下班行至院门口,回首了一下,这是她,也是北京藏医院干部职工连日战斗和保卫的地方。她举起手机,抓拍到这样一张照片:夜幕里,停车值守岗亭里灯光明亮,工作人员在检查一天的出入车辆记录,他并不孤独——因为,岗亭外,一名安保人员值守在大门入口处——他也不凄凉,因为,一旁的岗亭里,映射出明亮的光,他们同在昼夜作战,守护着身后秩序井然、坚实多娇的北京藏医院。
我知道这位同事为何要记下它,照片里,我看到的分明是:恁你疫情肆虐,看我家国安乐!
我想,此时,北京藏医院的两百名儿女,心里都在回荡着一样的心声:您护我生存与未来,我还您荣耀与安详!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役中,北京藏医院两百三十七名职工,和二十七名劳务外包服务人员,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面面铜墙铁壁,各部门间,坚实无缝地链接,筑成了一道共同抗疫的钢铁长城。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咱藏医院人的心坎上,心坎上——”
(摘自北京藏医院公众号文章《倘若院标会说话——藏医院人的工作日常(长城长)》)
中央歌剧院在落实党和国家各项防控举措的同时,深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肩,于疫情防控期间推出致敬战“疫”英雄的《长江之歌》特别版,用经典鼓舞人心;同时坚持普及高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