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玉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还有费孝通先生,费老在《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开篇指出:“在纷繁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玉器。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是西方所没有的,或者说是很少见的。”更为重要的是,费老同样把提到了玉与德的关系,“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中国人赋予玉器特有的功能和观念,集中体现在儒家所提倡的以玉比德,即给予玉器以温润、和谐、高洁、刚毅和坚贞等品德;提出玉有仁、义、智、勇、洁等许多美德,有所谓五德、七德、九德之说。使玉成为高洁的人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等美好的人格与事物的象征。”从费老的讲话中可以得知,玉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同时文字的产生和士大夫群体都跟玉有着紧密联系,印证着“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费孝通先生近90岁高龄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立“玉器”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因为这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发展问题,费老甚至把这个话题上升到“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的高度:“我提出文化自觉,要明白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我们的文化是怎么来的,经过那些波折,又将向哪里去。这不单单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大问题,也是全世界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共同的大问题。”
西周玉组佩(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
和田玉文化是新疆“文化润疆”的有效抓手,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文化润疆”工程,和田玉与“润”有着天然内在关联,玉石产自新疆,却在中原开花结果,这是中华民族统一共融、共同繁荣的确凿证据,也是我国西部和中原地区几千年来文化和物质交流的最有力证明,和田玉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融合开放的特殊文化形式,也是最具有地域性的新疆特色文化之一。
新疆盛产和田玉,玉石是新疆的名片,是“金字招牌”,更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玉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精华,和田玉几千年承载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弘扬玉德中真善美的品质,“以玉润疆”,凝聚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商代晚期玉凤(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三星”之光,闪耀在中华文明版图的西南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6个新祭祀坑重大考古发现引人瞩目。在距博物馆约2公里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大棚里,许多新器物的出土,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