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唐宋时期,寒食、清明节颇受社会各界重视,民俗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无论是纪念介子推还是祭祀先祖,究其精神实质皆在于彰显前人伟绩、延续先人的精神生命。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我国文化深层次的祖先崇拜、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传统有着紧密联系,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祖根的道德意识,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敦煌文化中的清明元素
对于清明节,敦煌遗书中有多处详细记载。《乙卯年二、三月押衙知柴场司安祐成状并判凭》记,三月三日“墓头造食柽五束”。敦煌归义军柴场司于寒食、清明期间,专门拨付柽柳以供官府祭墓造食之用。《新集书仪》中有一篇《大寒食相迎屈上坟书》,“屈”乃屈驾之意,友人相邀,至郊外“同飨先灵”。不仅官府和民间要上坟祭拜,祭墓之俗在敦煌寺院中同样流行。晚唐《某寺粟麦破用历及布施帐》记:“粟叁斗伍升卧酒,寒食祭拜用”;“粟壹斗,寒食买纸用。”可见,寒食节期间寺院需备好面、油等物品,并需支出粟用以卧酒和购买纸张(用作楮钱),祭拜的对象为已故高僧。
不仅秦川如此,敦煌、河西一带的清明郊游习俗亦风行。敦煌研究院藏北宋乾德二年一份归义军府衙的《酒破历》记:“寒食座设酒叁瓮”。《壬午年酒破历》:“三月四日寒食酒壹瓮”。节日期间不光大量饮酒,其他各种饮食亦备置丰盛。
在现存的敦煌壁画中,则将历史上清明节的活动盛况形象地展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系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中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进一步解释了“清明”一词:“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到了唐代,寒食节就与清明节并在一起了,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并列为当时“五礼”之一。《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莫高窟清明踏青图敦煌文献《寒食篇》记载:“花场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在东郊道。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琼还坐锦筵铺。莫愁光景重窗暗,自有金瓶照乘珠。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池中灵水白鵰飞,树下抛球彩莺去……”依据诗文推测,寒食节除了打马球,还有荡秋千、春游、骑马、斗鸡、抛彩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处处都是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节日气氛。
时至今日,唐宋时期的清明节俗活动不仅其包含的精神内涵,而且许多活动形式,如祭奠扫墓、踏青游赏、亲近自然等,也流传了下来。民间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俗活动联结着历史与现代,保存着民间民俗文化的基因,也自然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纽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学智
从古至今,清明节都是敦煌民间的重要节日。它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了上坟祭祀、踏青春游、聚集会餐等,在追思先人的同时,现世的亲戚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吃饭喝酒,沟通交流……